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59|回复: 0

【课件】6-35.无相无名 空性了然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336

回帖

129万

积分

积分
1290097
发表于 7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男听众:有师兄问,能否拿师父的《玄艺问答》和来信解答的开示来共修?比如:共修主题是一门精进,能否从师父的《玄艺问答》和来信解答中找出相关的资料,整理过后拿来一起在网上共修?
师父答:可以,凡是师父的东西都可以。

——Wenda20200918 35:39 点击阅读完整开示

【课件】6-35.无相无名 空性了然

6-35.无相无名 空性了然

 

    字墨性空。写出来的这个“字”实际上是由墨水写成的,它就是性空。本性就是空的。因为它是写上去的,不是本来就有的。人家说人生一辈子写上最美好的篇章,对不起,全部是写上去的,就是空的。而你从小生出来,你的本性很好,这就是真正的原来的性。这个性不是空的, 是真实的性。如果你没有用本性在念经、念佛,念的经就不灵,就很难改命。那是作秀给别人看的。所以一个人不用心来学佛,不用心来念经,就不能改命。犹如放本经书, 你趴在边上,你说这本经书会跟你感应吗?你必须要读的, 一读是不是就有感应了。你趴在边上,你看看会跟菩萨有感应吗?道理是一样的。念经文感应,是持经人用心,是念诵的人用心。所以这个经文才会有感应。

 

    一个人意念起动的时候是无相无名。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念一出来是没有靠的。比如我今天想去做一个事情。这个事情做好了吗?没有做好,这叫无相——没有实相。无名——根本没有想法的。我现在就想去烧水,水烧好了吗?没有烧好。我现在想去做,但还没做,这叫无相无名。所以意念启动的时候是无相无名。名相本来是清静的。什么是名?比如说:我要去烧水了,这就是一个名。清静不清静啊,没有问题吧?什么是相?水还没有烧开,也是很清静的。这里水还没烧呢,我还没去做,还没去想呢,这都是清静的。犹如一朵花在愉快的成长一样,那么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?杂念开始进入了,杂念开始进入了无相之念。继续举例子给你们听,我烧一壶水给他喝,杂念来了:我要节约用水,我少倒一点水在里面,它会开得快一点——杂念来了吧,这个时候就叫杂念进入了。同样烧一壶水,杂念开始了:我不烧水给他喝;这个水昨天晚上开过了,我热一热就可以了;接下来水放少一点,我可以让它很快就开;再一想澳大利亚的水很干净没有细菌的, 我不要烧了,我还能省电——四、五个杂念了吧,这些都是属于影响你烧水的杂念,那么你就有相了。有什么相啊? 就是杂相。

 

    一个很好的事情会变成越想越杂的。一个很好的人想做好事情,会被周围的人讲来讲去,最后连这件很好的事情都不想去做了。为什么一个很好的人最后会被人家讲的像发疯一样啊?同样做一件很好的事情为什么到最后这个人会改变他的主意啊?本来是无相无名的,这个人说我今天要帮助一下你,我不要名也不要利的,但是为什么到后来连做都不肯做了?广东的一个孩子小妍妍被压死了,很多有良心的人想“我不要为名不要为利,我去救救她吧, 这孩子多可怜。”但到后来杂念来了,“如果我救了她, 人家说是我轧死她的怎么办?如果我救了她之后,检察院可能会把我抓进去先要录口供,又不是我轧死她的,我这不是多事情吗?我还不如回家呢”。一个好好的事情就被自己的杂念搞得乱七八糟。一个好好修行的人会被这个人讲讲,那个人讲讲,“这个法门很好的”,“那个磁带很好看的”,“这个人说的好,这个人有名啊”……到最后自己就迷失了,连路都找不到了。比如一朵花在很好的成长,这是你的正念。如果一朵花长出很多的枝叶出来,那就叫杂念。为什么剪花的人会把一朵花边上的枝叶剪掉, 否则这朵花怎么长得好啊。这个比喻是不是很形象啊。拿出来的花如果边上不修剪一下,这花能一束束给人家吗? 我要把你们的杂念全部剪掉,你们的正念才会“冲冲冲” 往上窜。你们每天就想着自己乱七八糟的杂念,你们怎么修得好啊?剪杂念就相当于剪骨刺,能不痛吗?不痛怎么会好啊,不痛怎么能修得好啊。如果这朵花长出很多的杂叶,边上一枝一枝的没有人去剪割,它就会影响到花的茂盛和成长。

 

    现在的人自生自灭、自作自受。告诉我你们坐在下面的人有多少是自作自受的?那个小女孩我叫她不要给人去看,自己就要去做,好了现在感情困扰是自作自受吧?不要以为学佛这么简单的啊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师父领着你们能修好吗?现在的人自生自灭。自己生出来,自己把自己灭掉;自己好好的不做人,然后把自己毁掉。那些抓进去关在监狱里判刑的人,不是自己把自己毁掉了吗?你怪谁啊,是自己生灭。生也是你自己生出来的,灭也是你自己灭掉的。一个事情做错了,还不好好修,继续做错,然后灭掉,这叫埋没正智。把自己正确的智慧埋没了,你会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。

 

    烦恼很难断的,因为我们生活当中都是欲望。是什么欲望?贪欲、财欲、色欲、名欲、利欲……为什么有一句话叫“利欲熏心”啊?因为利欲可以让一个人的心变黑。 很多人为了一点个人的利益,自己的良心都可以不要了。在古时候有一个女人,她跟人家男人好也就算了,结果她把自己的老公谋杀了。这是当年真实的一个谋杀案,因为古时候的医学不发达,这个女的把她自己的老公谋杀后, 但是要让官府找不出任何证据。最后你们知道她是怎么把他丈夫弄死的吗?她拿了一根这么长的钉子从她老公的头顶上砸进去的。因为头部都是头发,所以验尸也验不出来。也就是说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做的出来,自私啊。如果一个人的欲望高于一切,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事情都敢做,这个人就叫没有正智。所以一个人只求欲望,实际上就是背却了般若。背却般若是什么意思?就是违背了般若。般若就是佛的智慧。

 

    不见性者,不信佛法。就是看不见自己的良心本性, 他不会坚信佛法,所以他不相信佛法能够惩罚他,他才敢这么做。你看看那些不见良心本性者以后的报应,小时候不听爸爸妈妈的话,大起来吃苦头,就是他受报的时候。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跟你们说什么你们听吗?跟你们说不要吃太多、不要吃太凉,要注意保暖……好了,现在年纪大了,一个个毛病全出来了。怎么会出来的?就是不听话呀。师父现在就像你们的父亲一样,天天在给你们讲啊讲啊,给你们讲了多少因果报应啊,讲了这么多有人还不好好听。

 

    若见性者,号之为佛。如果这个人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性,就称之为佛。也就是如果这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自己的本性,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佛。人家说凭良心讲, 凭良心做事情。你们现在凭良心做事了吗?识佛之人,方能信入。也就是说认识佛的人才能相信、才能进入佛的境界。你只有认识他,你才能跟他交好朋友啊。你连菩萨都不知道、不认识,你怎么样能信佛?怎么样能进入佛门呢? 如果你们现在连师父在教你们,在为你们好你们都不懂珍惜,你们怎么样来跟师父学佛学法呢?所以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。也就是说佛菩萨从来不离开我们人的,而是我们人离开了佛。是你自己离开了佛菩萨,佛菩萨天天在这里要救度你们,而你们不理佛菩萨。所以人远佛,而不是佛远人。

 

    佛是心作。你是什么样才成为佛呢?是要由你的心做出来的。所以要心佛。“佛是心作”,就是说一个人良心好他就成为佛,一个人的良心不好可能他就成为魔,都是由心做出来的。

 

    迷人向文字中求,悟人向心而觉。所以学佛迷惑的人他从文字当中去学,文字上都说,“佛法讲,第几条……” 他从文字当中去求。因为任何的文字佛菩萨是根据当时的环境、地理、人物来讲的。而他就利用佛菩萨曾经讲过的这句话拿到这里来用。如果师父在素菜馆里讲了一句话, 你们给记下来 了,我一看这么多菜,我说“哎呀,看了就饱了”,好了,你们大家都去学吧,师父曾经讲了“看了就饱了”,大家都去一看就饱了。不能以文字来取意,如果以文字那就是迷惑,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心要活,有一句话叫活学活用,经常在文字当中去钻研的人就容易迷惑。“悟人向心而觉”,觉悟的人是由内心去找到自己的觉悟的,因为你的心里觉悟了,你才是真正的觉悟,而不是表面上的觉悟。

    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。迷惑的人修因的时候等待着果,等待果的人就是迷惑的人。什么意思呢?比如买了水果跑到这里来供佛菩萨,求完了之后天天在这里等, “哎呀,菩萨我求过你了,希望你能够保佑我这件事情成功啊。”天天等好了,这就叫迷人。迷惑颠倒的人是求因待果,求了这个因了,然后就等待果出来。“悟人了无心相”,就是悟出道理的人、能够开悟的人,他是了无心相。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做了功德了、做了善事了,但心里从来不去想,没有成为一个形象,没有想我做了这么多事情了, 菩萨应该给我回报了,叫了无心相。心里根本没有着相。我今天捐了一百块钱了,我今天捐了一千块钱了,“哎呦,我就等待菩萨给我回报吧”,你有这个想法就叫着相。迷人执物守我为己,悟人般若应用现前。师父给你们说迷人和悟人两种。迷人就是迷惑颠倒的人,执物就是执著物欲。守卫我己,就是 以为我今天得到的这个房子、这个电视机,今天我所有得到的东西都占为己有,都以为是我的,这个人就是迷惑颠倒的人。“悟人般若应用现前”, 悟人就是开悟的人,悟人用智慧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碰到的所有的问题。所以开悟的人和迷惑的人,这两种人是截然不同的,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。

 


金言法语

 

本性就是空的......真正的原来的性。这个性不是空的,是真实的性。

 

一个人意念起动的时候是无相无名。......名相本来是清静的。

 

不见性者,不信佛法。......若见性者,号之为佛。......识佛之人,方能信入。.....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。

 

佛是心作。.....是要由你的心做出来的。所以要心佛。

 

迷人向文字中求,悟人向心而觉。......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。......迷人执物守我为己,悟人般若应用现前。

 


相关开示

 

原文:本性就是空的......真正的原来的性。这个性不是空的,是真实的性。

Wenda20171224B   23:53  

如何理解“性空”和“空性”

听众:在《白话佛法》里提到“性空”和“空性”,请师父用最简单的例子,如何区分“性空”和“空性”?

 

臺.長答:本性是空的,叫“性空”。本性空的,本性就相当于原来这个房子是你的,是空的,只是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,你买了很多家具、家私,你本性当中就开始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东西——五欲六尘了,现在把它消掉了之后,是不是性空了?本性就空了,对不对?(对)空性什么?空性本身就是一种理念。因为我知道这个房子是空的,所以我的本性是空的。明白了吗?(明白了,感恩师父)

 

心无所动,心无所住 200513B(第67集)

不落于偏空,何以故?当知真空不空。什么叫真空不空?一个人进入真空中,实际上是不空的。当你在人间一切都想明白、想穿的时候,实际上你是生活在空的当中;但是生活在空的当中,你又在实相当中。这句话怎么讲?某一位老方丈老法师,他虽然已经完全看破,完全空了,但是他有肉身,还要生活,还要度人,你说他完全空了吗?他看破空,但是他没空,这就叫“真空不空”,他已经不落入空当中。这是非常非常难理解的佛法。

 

提问32.为何万法皆空业不空

———20180310雅加达60:17

问:万法皆空,为什么业不空?

 

答:万法皆空业不空,“万法”指的十方三世。你想想看,在这个人间,我们说人间就是个法界,法界的所有一切都会空的,成住坏空。就说这个花,“成”了是一朵花,慢慢长大了;“住”,住在这里了;拿下去慢慢地坏了;坏了之后扔掉了,就空掉了。人也是这样,但是本性不空,我们的佛性不空。当一个人断气了之后,他的灵魂照样可以驻足在尸体当中八小时,所以在八小时当中,孩子在边上哭啊闹啊,“爸爸(妈妈),你别走啊……”他(她)全听得见。就像你睡觉的时候醒不过来,但是你耳朵全部听得见边上讲话一样,实际上就是你的灵魂没有散掉,灵魂永住。所以希望你们修的——简单地讲——是一个灵魂,高境界地来讲就是修的境界,而境界本身就是超脱六道的。你如果能够在第八意识当中常住于善业,那慢慢地就会和你第九意识的佛性结合在一起,你就永生永世地常住在宇宙空间当中,这就叫不生不灭(明白了)

 

wenda20170407  26:53  

“真空”和“虚空”有什么区别

女听众:请师父开示一下,真空和虚空有什么区别?因为您在《白話佛法》说过真空、虚空,还说过不能真空,就有点绕了。

 

答:虚空法界,就是菩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万物都是虚空的。这个“虚空”是什么?用现在话讲叫前后不搭调。什么叫“前后不搭调”?比方说,孩子生出来了,八十年之后孩子在哪里?搭调吗?(没了)今天你买了这样东西,十年之后、二十年之后在哪里?没了(嗯)你小时候的青春,等到你老年的时候,青春在哪里?一切都没有完整性,没有循序渐进,没有头尾的,那就叫虚的。比方说,这个女的化妆化得很漂亮,把妆一卸掉,很难看,你说这个是不是虚的?她的漂亮、她的美丽是不是虚的?(对的,是虚的)就像某些人一样,化妆化得每个都是大美女,妆一卸找都找不到了。这就是虚的,虚幻的美丽,虚幻的真实性。

 

那什么叫“真空”呢?真的东西是什么?本性、良心。本性、良心经过你修学佛法之后,你慢慢地让它变成一种真实的东西,因为我的本性、我的良心修出来了。但是本性、良心对人间事物的认识也是空的,所以叫“真空”

 

(明白了。师父以前说过“借假修真”,就是我们这个肉身是假的,但是我们修的是真的灵魂,是不是也是跟这个意思差不多?)没有,就是你真性的佛性出来了,是真的吗?(嗯)那为什么是空的呢?因为佛性看到了这个宇宙空间都是空的,那是不是“真空”了?(嗯)那什么叫“虚空”?因为你在人间的角度上看这个世界,一切都是虚的,到最后都是没有的,是不是空了?没有不叫空吗?一个叫“虚空”,一个叫“真空”。

 

(师父您说过,一切都不能长久的东西都是假的,都是空的,是不是也是这个“虚空”的意思?)对啊,只是看这个问题站的角度不一样

(感恩师父。您要不讲,我们《白話佛法》看好几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)看一百遍也看不懂(但还是想看,看了找问题,带着问题看,想到问师父还是蛮开心、蛮法喜的)要看,要看。

   



原文:一个人意念起动的时候是无相无名。......名相本来是清静的。

wenda20140615B  05:31  

臺長对“意念起动时是无相无名”的开示

女听众:师父好!我看《白話佛法》里面有一句话不太明白,您说“一个人意念起动的时候是无相无明的”,我不太懂,这“无相”肯定是无相了,因为还没有做,但是他那个意念已经出来的话,怎么会“无明”呢?

 

臺長答:因为你在人间的意念啊,那当然不明白了,你因为在混沌期啊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本身是个小孩子,你意念起来了,你说这小孩子不懂事情的话,他能问出那种懂事情、好的问题出来吗?(您是说他这个意念其实是……)在人间任何的意念,它都是通过人来制造的,所以在人间本身就是混沌的,人就是糊涂的。因为人间本来就是一个梦幻泡影的地方,所以很多人活在人间,他不知道人间到底咋回事,所以他动出脑筋,他以为是对的,最后伤害自己也是自己小脑筋动的(哦,明白了。您说的是这个意念虽然动了,但其实是假的意念,是杂念)对了!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,最后不是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吗?这还不懂啊?(嗯,明白了,师父)

 

提问5.做功德时动“做功德”的意念是否着相

———20150622香港06:04

问:关于主动做功德和做功德不着相之间的关系。现在很多同修都有意多做功德消业障。师父开示过,做功德如果能不着相则功德更大,那是不是在做功德的时候一动意念“我在做功德”,就算着相了呢?是否可以马上念功德宝山神咒来弥补呢?

 

答:境界刚刚开始的时候,比方说“我在做功德”,也有功德,但是这叫有相布施;如果你无相布施,功德更大。有一个人捐了2000元钱,捐完之后上面写着“无名氏”。报纸上登出来消息后,人家到他家里来了,他说:“我也捐钱啊,你看这个无名氏,那就是我呀。”不能着相,要直接做出来的功德更大。我举个例子,一个老伯伯过马路,腿脚不利索,摔了一跤,边上有一个人突然之间想都没想就把他搀起来了。还有一个人:“哎哟,老伯伯摔下来了,我要做功德,我来把他搀起来。”你说哪个人功德大?(直接搀起来的功德大)好了,他的意念当中已经没有“功德”了,他就知道这是个善事,没有这个意识,就知道这样做是“我应该的”。就像菩萨,“我度人,那是应该的,我能够成菩萨也是应该的,我在人间吃苦也是应该的”,这就是随缘(明白。不过有时候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念,会去想“功德”的事情)控制不住也得控制。人有思维,人如果经常控制不住,那就不是在菩萨的境界;人如果经常控制不住,就会不在人道,在畜生道。因为畜生是控制不住的,所以才会犯罪。

 

视频:219.意念一动功德流失!

    



原文:我要把你们的杂念全部剪掉,你们的正念才会“冲冲冲” 往上窜。

~ 佛言佛语第二册 ~

脑子里要干净,把观世音菩萨看在心里,进入脑海里,杂念就没有了。如果有杂念,观世音菩萨法相进不了你的心。一看菩萨,什麽杂念都没有了。检验心里有没有杂念、干不干净,如果拉不住自己的思维,你就会有修不正的心。磕头不去想任何人,否则一磕头,就会有杂。

 

【视】一个人的意识产生不好的杂念,要赶快把它转变,变成智慧

 

原文:不见性者,不信佛法。......若见性者,号之为佛。......识佛之人,方能信入。.....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。

【精选】若见性者,视之为佛。识佛之人才能信入

 

天地游记:诸佛菩萨开示五蕴、开智慧、学问;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20201221

解答来信疑惑(四百二十六)2021-03-27

07-11-2020,西方极乐世界:

 

观世音菩萨:“心火需灭,本性始静。一个人气从心起,这些气是因为对很多事情想不通,放不下,执著在五蕴所幻化出来的难过、难受、愤怒、快乐、忧伤、悲苦里面。只要你的心不执著地去想,抛开这些五蕴锁链的束缚,何来心灵上的苦痛呢?能够清净下来的心,哪有烦恼呢?还会烦恼,就是智慧还不够啊。孩子们,要多运用和实践你师父开示的话语,会让你们终生受益的。”

 

关帝菩萨:“业障不消,智慧难开。佛子们如果自身业障不消,就会遇到很多修心上的磨难,要开智慧就要多念经。很多人身上有灵界众生,有冤魂在身上阻碍,不去念经消业,身体的病痛怎么会好?事业怎么会好?在这个末法时期,不看你师父的开示,不读《白话佛法》,没有智慧,你们的心灵要怎么光明?又谈何解脱啊?

 

释迦牟尼佛:“佛子们莫作世间学问,要学的是出世间的学问。世间学问不长久,娑婆世界的国家从古至今都在随着因缘生灭。世间学问终不能长久,你们离开这个世界后,还需要这些吗?唯有你善良的德性、本性的光明以及般若才能永久地保存在你的灵魂当中。

 

地藏王菩萨:“佛菩萨不会舍弃众生,但是众生所造的恶业果报让你们离自身的佛性越来越远。不是佛舍弃你们,而是你们舍弃了自己的佛性啊。人就是无明啊,一生什么都不明白就走了,在六道里面不断轮转。当惜慧命,精进修心,精进行道。佛弟子要借人道修心修行,积累功德,成就殊胜功德果位。”

 

文殊菩萨:“恶道轮回苦,六亲眷属锅中煮,众生还吃众生肉。童儿们,我佛法眼观娑婆世界,每一次有大的灾难战争爆发,在里面逝去的人因为杀业、淫邪太重,很多人都投到他们自己国家的海里成为水族众生。可悲的是他们国家的人民却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六亲祖上投胎,后辈在后世里不停网捞杀害,可怜啊。不要去吃众生肉啊,畜生道的众生都是人道众生投胎的啊。”

 

弟子 马来西亚 05-11-2020

   



原文:佛是心作。.....是要由你的心做出来的。所以要心佛。

——觀 音 堂 开 示 《 清产生正思维》

人心和佛心本是一心,只要人的心不去妄动,不去起妄念,你的心和佛心没有差别,所以,有佛心的人一定拥有真心,没有佛心的人,就会有魔在心。当你拥有了和佛一样的心之后,你的心就会不生不灭,因为你的心里总是想着佛,所以你做的事情就是佛做的事情,所以称为心即是佛。

 

佛法讲,佛身相已入我心,就是佛的智慧、身体和相貌,已入我心,那你就是心佛合一。念经如果念到佛的身相都进入到你的心田,那么,你的心就跟佛一样了。佛是什么?就是觉者,心念有佛;身是什么?身是自己的身体洁净;相是什么?菩萨之相即是我相,所以,念佛可以成佛。为什么净土宗讲,只要一念“阿弥陀佛”,就能成就你的佛果,因为你已经把阿弥陀佛的形象、阿弥陀佛的行为、阿弥陀佛的思维念到你的心里去了,你已经念到心佛合一。

 

菩萨是做出来的,要实实在在度人修心

———wenda20170205A_0945

听 众:有一个弘法小组的负责人年初二的时候做梦,梦里出现两张白纸,说这个是师父专门给这个弘法小组的同修消业障的。梦里这个负责人在第二张白纸的后面写上“感恩师父,感恩师兄们”。请问师父,您给两张白纸的寓意是什么?

 

台 长:首先这是他做梦做到的(对)第二个,如果说师父的确是去给他们加持过,两张白纸,叫他们好好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说明他们里面已经有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(是不如理不如法,不是代表消业障?)不清白。清白是什么?清白是干净。今天不干净了,是不是不干净?叫你干净一点,是不是你不干净?我今天给张白纸,是不是叫你们像白纸一样干干净净?心灵要干干净净,是不是说明他们心灵不干净?(是的,明白了)你们身上有业障,听话都听不懂的(对不起师父,最近是修得很差)我跟你说,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。我跟你讲话,你看你这种反应,说明你脑子根本不在那里,你这怎么修啊?真的(师父,对不起)你现在知道了吗?不要贡高我慢,自己不要觉得“哎呀,我来帮人家问”,不要觉得自己修得很好。你告诉我,你度了多少人,你付出了多少?整天在理论上问啊问啊,你实实在在度了几个人?(度得很少的)有什么好问的?自己实实在在去行、去做。菩萨都是像你说出来的?菩萨全部自己做出来的,听不懂啊?(听懂)不要自己觉得“哎呀,整天在研究理论了”,自己好像研究研究跑来跟师父探讨探讨,不要这么做,否则你一辈子都成不了菩萨的!我告诉你,真正的菩萨是实实在在地做,救人,在救人当中碰到问题再来问(嗯,弟子明白了)好好修了,你这种不叫贡高我慢啊?你自己都不知道。整天跟师父来讲理论、来问,就觉得你修得很好了,这不叫“贡高”啊?(弟子错了,对不起,师父)

 

我跟你们说,现在多哭哭,上天不会哭,等到上不了天的时候再哭就来不及了(嗯,弟子最近是修得很差)你跟我一讲话,我气场就不舒服。杂念纷飞,你还好意思问这些高尚的问题?你连菩萨都对不起(对的,最近是很多很多杂念)自己想一想了,真的,好好努力了!实实在在修,一步一个脚印,你修一辈子都不一定修得出来,每个人都是这样的。你以后上不了天,到哪个地方去?你再来投人啊?再来投人你投一个男的,再吃喝嫖赌,你哪一天能够上天啊?!把今世修的福德再全部用光,再去投畜生,这就是六道轮回!放下自己一点吧,人间的东西都放不下,天天还要问怎么脱离呢,想一想就知道了。什么叫慈悲?慈悲那是无私的。什么叫罣碍?罣碍是私心。好好修了,好好地忏悔,身上业障很重(感恩师父,师父再见)

 

 ——视频开示 第35集《不入名相若见性者》

佛是心作,就是我们心,很多人问师父说,师父,佛在哪里,佛就在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,就在你的心里,你只要低头一看,你就看得到你的佛性,迷惑之人他总是在书本上要找到佛。所以很多人说,佛,哎呀,在哪里,我看看书就知道了,书上的佛那是写出来的,是文字当中你在需求,而真正的佛性是在你的心里,自心而作的,所以一些迷惑之人,他总在各种形式当中求佛,就像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有很多人他看得见佛的, 那么大家都很羡慕他说,哎哟你看得见佛,我问你,你看得见佛吗,佛就在你心中,你为什么自己不好好看看你心中的佛, 当你正知正见的时候,当你明心见性的时候,当你自己觉悟的时候,佛已经在你心中指导着你了,所以觉人向心而觉,迷人修因待果。

 

发无上菩提心,是完全觉悟人生,不为自己为众生

———wenda20151227B_5504

听 众:我们学佛都知道要发菩提心,请师父开示什么叫“发无上菩提心”?

 

台 长:无上菩提心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就是说这个人完全觉悟人生了,对人间的一切都看破、看穿了、看通了。没有人间这种邪惡的理念在自己的思维当中了,非常的干净纯洁,完全不为自己为众生了,在人间的行为完全像菩萨一样,像佛一样,那就是“无上”了。

   



原文:迷人向文字中求,悟人向心而觉。......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。......迷人执物守我为己,悟人般若应用现前。

wenda20140615B 06:50

臺長对“悟人向心而觉”的开示

问:师父您说“悟人向心而觉”,是不是说每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,如果没有从心里……没有走心的话,或者没有斟酌的这种念头,都是我们自己干扰自己“向心而觉”的一种障碍呢?就是会自己给自己设置很多的障碍?

 

答:那当然了。很简单了,开悟的人,心里明白的人才会叫“开悟”,当然他的心里明白了,对不对?“向心而觉”嘛。你心里觉悟了,你当然就是开悟人了。你心里做一件事情还不明白,你怎么能开悟呢?(是!就是说我们平常还是要保持心的清净,才能够感觉到这种细微的起心动念的这种因果的变化是吧?)对。清净心,就是清净心啊,很重要的(是,师父)

 

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

———shuohua20171222_0456

听 众:师父,《白话佛法》第六册第35篇《无相无名,空性了然》,有几句话,请师父开示一下:迷人向文字中求,悟人向心而觉。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。

 

台 长:如果你这个人迷惑颠倒,对世界上一切不熟悉,不理解,你这个人迷人修因待果。也就是说,你整天:“菩萨,保佑我,让我孩子能够考进大学,菩萨保佑我怎么怎么。”你是不是以为,你现在磕了头种了因,烧了香,你就天天等待?“菩萨,你怎么还不给我回报啊?还不让我家里好起来?我孩子为什么考不上啊?”这叫迷人,迷惑之人,明白了吗?(嗯)所以修因待果。还有一个“悟人”(悟人了无心相)开悟的人,他的心里不着相的。“我今天种下因,我还担心它不结果吗?”(对的)很开悟的人,他根本不担心果来不来的。你今天种下去的西瓜,它能不长出来吗?(是的,对的,感恩师父)

 

佛是心作,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己,悟人般若应用现前

—20150623 中国香港

 

《白话佛法》“开悟人生之后的象征”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三百七十)2020-03-19

问:《白话佛法》里有一句话“开悟人生之后的象征,不能称为完全的开悟。人生的象征,世间的象征,因为本身就是这个象征,开悟人生本身就是空的”。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象征代表的什么?

 

答:一会儿开悟、一会儿失误,一会儿又没有开悟,就不能称为完全的开悟。人生的象征,因为是人;世间的象征,因为在世间,都是无常的。本身就是一种虚幻的象征,是一种感觉,好像开悟了。开悟人生本身是空的。真正开悟了还会说自己开悟吗?你是好人不用说自己是好人,你做出来的事情肯定都是好的。

 


白话佛法选摘

【精选】没有寂灭 不住名相 是什么境界?



【PPT新课件】电脑下载链接






上一篇:【课件】6-34.调节身心 去除邪思邪见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-->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11-4 12:08 , Processed in 0.055976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