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65|回复: 0

【课件】6-33.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335

回帖

128万

积分

积分
1287438
发表于 8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课件】6-33.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

6-33.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

 

    师父上周给你们讲过,一个出家师父用自己的真心、佛心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,信中这样写到:爸爸妈妈为儿子的出家行为所惭愧,其实儿子找到了一条回天之路,是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生。因为儿子眼睛里看出来的是光明,而爸爸妈妈你们一辈子勤劳,你们走的这条道是走不通的,你们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未来,也看不到它的真实的面目,所以,你们永远在黑暗的六道中轮回着。而孩子我已经看到了真正的人间只是一个客栈,只是临时居住的一个人生小站,在这个小站里面,我要让自己养精蓄锐地多学知识,多学佛法,让我以后能够攀登更高的人生。不要为儿子难过,不要怕因为儿子出家被村里人讲,这是高尚的,因为我看到了光明,而你们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光明。这是一个出家人的真实的心态。

 

    师父跟大家讲,修心就是修德和修慧。你的德不好, 你哪来的智慧?你没有智慧,你哪来的德性?所以,现在国家都希望人民要有德啊。学习儒家教育,实际上讲的就是德。对人家要有感恩心,实际上就是一种慈悲心。我们不但要感恩,我们更要得到慈悲心,我们更要舍弃我们身上不好的东西。你不舍弃旧的东西,你得不到新的东西, 你不舍弃这个旧的工作,你永远找不到新的工作。这就叫道理。我们必须要修智慧,我们修智慧就是修菩提。这个智慧能够增长你的菩提,在心中的菩提能够越长越大,越扩越大,你这样才能克服人间所有的烦恼。菩萨会有烦恼吗?不会,那你为什么会有烦恼啊?因为你就不是菩萨。你今天可以说你是菩萨,但你有烦恼的话,你就不是菩萨, 因为菩萨不会有烦恼,菩萨是化烦恼为菩提。

 

    师父不要说你们每个人修得好不好,你们自己可以拿这句话来衡量一下,你有没有烦恼啊?你今天有烦恼,你就不是菩萨,真正地舍弃,没有烦恼,你就是菩萨。开悟的众生就是佛,不开悟的佛就是众生,所以,真正的众生就是佛。而我们现在就是未来佛,我们就要好好地向佛学习,好好地接近佛。生活就活在佛的当中,每一个动作, 每一个脚印,每一句话,每一个思维,我们必须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,你就是人间佛。你越接近菩萨,你不就是菩萨了吗?你天天做鬼事,做坏事,你不就是跟鬼接近吗? 很多人想自杀,想不通,鬼就来找你了,道理就是这样的。很多人背后做坏事,鬼就来找你,而菩萨不会来找你。

 

    我们知道生死无常,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,我们不知何时来,何时去啊,我们什么都不知道。你来的时候,等你明白了,你已经是一个幼儿了,你已经进入了这个烦恼道,你已经不能脱离它了,你就只能受着人间的烦恼一步一步地走下去,谁能脱离?你进入了烦恼,你进入了人道, 你就必须受着人道的因因果果报应。真正有智慧的人,能够明白,其实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用现代话讲,就叫“人生一场梦”啊,等你梦醒的时候,你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维次空间了,你可能脱离了三度空间,进入四维空间,给你带来了什么?因为当你进入四维空间的时候,你对三维空间所做的事情,你都能记得清清楚楚、记忆犹新,带来的就是更多的烦恼,让你进入更深的业障之中。然而你的境界到不了四维空间,你就会往下直坠。

 

    天为什么干净,为什么到了天上,人的负重会越来越轻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天上不能带上这个臭皮囊,为什么?我们带不上去啊,太重了。我们只可以把灵魂带上去, 灵魂是有分量的,只有一两几钱,只有灵魂可以到四维空间。我们以后走的时候就是脱蝉,必须像金蝉脱壳一样, 道理都是一样的,大家明白吗?真正学佛的人,天上人间就是由我们人所主宰的,因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,所以,佛陀生出来之后,指天指地,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,要有这种气概啊。

 

    我们在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诸行无常啊,我们哪来的长久的事情?你们告诉师父,什么事情是长久的?头发长 长了,马上剪掉,对不对?年轻时牙齿长得这么漂亮,到 了晚年的时候,全部掉光了,对不对?我们不能等啊,我们知道这个世间是无常的,我们还在等什么呢?有多少发达国家,发生地震、海啸、火山后,国家毁于一旦。要懂得诸法无我,你还争什么?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,在人间,所有的法都是空的,你还争什么?你争个总理?争个主席? 争个总统?上台的时候开心,下台的时候痛苦啊,那你想 不要痛苦的话,你就不要上台了。所以,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我们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知道它的后果,我们就不要去争斗。诸法无我,这个道理,就是让我们不要去争斗了,总有一天会归空的,没了,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啊。不要去想不通了,我们人就喜欢钻牛角尖,听师父讲课开心了,过一阵子又钻牛角尖,脸一板,想不通了,这个就叫“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”,明白了吗?

 

    要坚决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,早早地忏悔,自净其意最重要,就是要把自己弄得干净一点啊。只有拿自己来检验自己,我所有的意念是不是干净的?我自己来消除我自己身上不好的意念了吗?这就是师父刚才跟你们说的修内,把不好的根子全部剪掉,这样才能修到上天的果位。你有不干净的意念你怎么能够修到天上?不是开玩笑吗?靠你走的时候,人家助念,你就能够上去?你的孽障不消掉就上去了,不是可笑吗?举个简单例子,一个学生平时不好好读书,等到考大学的前一天,一家人在边上帮助你复习, 好了,第二天他就能够考上大学了?这不是开玩笑吗?这不是动因果了吗?连菩萨都不动因果的,你自己种下的因, 你自己得到的果,你念经就把你念上去了?念经把你念上去,等于像补课一样,你的基础已经可以考上大学了,但是你还不保险,所以,大家帮助你推一把,这才叫助念啊。你现在不靠自己把自己过去的孽障消除,你怎么能够上天呢?

 

    外在行善,要多念经,然后,要让自己的本心远离恐怖,无恐怖故。一定要远离恐怖,你们要记住,心中还有怕,那就是有恐怖啊,它一定有缘故在里面,明白吗?比方说,你今天修到完全放得下,什么都不想了,我今天什么都不要了,我连修到天上和佛祖会合的心都没有了,那你才能真正到佛祖那里去啊。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 无心加有心,等于没有心,说来说去就是这个心。师父跟你们讲,修心即心,即心即佛,你这个心修得好了,你就是佛心,你修得不好,你就是恶心,你就是魔心。是魔在你身上,还是佛在你身上,就靠着你这个心你的心到底修得好,还是修不好,完全靠你自净其意啊。没有人帮助你的时候,你只能用自己的本性来检查,我今天想得对不对?做得好不好?你只能这样做啊。你这样做的话,你才能让自己的心远离恐怖。对外还要多放生,印经书,要度人学佛,你才能改运,才能断烦恼。改运好不好啊?很多人说,“我无所谓的,运在人间。”不对,运就是要改,因为改运之后,你修心才能一帆风顺,如果你改不了你的运,你的魔障缠身,你可能走不到你的佛心,修不好你这个心。

 


金言法语


修心就是修德和修慧。

 

“诸法无常、诸行无我”

 

要坚决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,早早地忏悔,自净其意最重要,

 

外在行善,要多念经,然后,要让自己的本心远离恐怖,无恐怖故。

 

修心即心,即心即佛,

 


相关开示


原文:修心就是修德和修慧。

内修心,外修德,修心就是修德和修慧

——新加坡180517(2:52-7:28)

我们要学习佛陀的奉献精神,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,以戒为师,内修心,外修德,成为一个有道德之人。学佛人要懂得一句话:信仰是理智的延续,不是感情的产物。用和蔼可亲、和谐世界、和睦相处、和平的理念来成全自己内心的善良和淳朴吧。

 

传承中华文化,以慈悲实践利益众生之行;研究佛法精髓,以觉悟实现人类的精神净土化。心靈法門爱国爱民,遵纪守法,传承文化,弘扬佛法,做一个有道德有觉悟的好公民,学着观世音菩萨的慈悲,一世修成,永断轮回!

 

一个人怎么看出来善和恶?能够对别人都善良。想一想我们的义工们,在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法会,自己撑着伞帮别人形成一条通道,他们自己淋着雨、冒着烈日、流着汗,把伞留给了众生,多感动!几十个卫生间,那些阿姨们笑嘻嘻地一起在清洗,干净得不得了。这是什么精神?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慈悲?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善良吗?

 

刚才跟你们讲了“三福田”,再给你们讲一个佛法的“三慧”。什么叫“三慧”?闻思修,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叫“三慧”。闻是什么?大家知道耳闻——听,你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,是不是耳闻?因为你听到佛法就能产生智慧,这是“闻”。“思”是什么?当你听到佛法之后,你产生了思维,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慈悲善良的情绪、精神、思维、佛理,你能产生更多的智慧,那是“思”。“修”,当你有了菩萨的思维,当你知道了好坏,你就知道要修心了,所以修慧就是勤修佛法,还有勤修禅定能产生智慧。这就叫“闻思修”。

 

提问12.越慈悲的人越有感恩心

———20170421雅加达17:44

问:师父教我们学会感恩。是不是当我们真心感恩他人时,会让对方的善事部分转化为功德?感恩佛菩萨时,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?

 

答:是,很多人就是这样。如果经常感恩,他心中的慈悲就开始了,越慈悲的人越有感恩心。人家给你安排椅子,“哎哟,感恩啊”;人家帮助你,“哎哟,谢谢你啊”;人家搀扶你一下,“哎哟!感恩啊”;人家给你端饭来,你就感恩了。所以台长在新加坡大法会上说:每天吃两颗药,早上一颗“感恩”,晚上一颗“知足”。

 

Wenda20171231B     51:38

师父开示“德”字,道德是学佛的基础

听众:有同修想找师父开示一下品德的“德”,从构字角度、佛法角度如何理解德性的“德”。

 

答:树立一个人格,然后什么事情放在当中。你看道德的“德”字,上面是不是个“十”字?(是的,十字头)十字是什么?红十字什么意思?我们不跟人家打仗的,我们四平八稳的,四个角都一样平等,因为这个“十”字就是不跟人家争斗的。你看其他的字都是有棱有角,它四面都是摆平的,“我不跟你们争斗”(对)道德,我们说“五讲四美”,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当中要有美德,在自己的本性当中,怎么样对人很重要。道德有个底线,这个“心”首先在下面了,你凭良心做事情,上面有一横,就是把你的心要平衡一点,不要有私心,不要有四个心,哪四个心?贪心、瞋恨心、愚痴心、嫉妒心。你这种心去除了,你的道德水准为上,四平八稳。去除这四个恶心,把自己的心一心一意放在下面,实实在在的,树立自己的人格,上面再加一撇,我们说人性,拥有人性的人格,就是一个道德的“德”字(本身是个单人旁,再加一个……)双人性。一个是人性,一个是人德(哦,明白了。一个人要成佛、成菩萨,德占多少呢?)道德是学佛的基础,是学佛人的根基,没有道德的人学不好佛的,所以道德不是说多少比例,道德是必须要有,你才能学好佛。一个连道德都没有的人,你去度他,就算学了佛,他也是一个缺德的学佛人(明白了)再见。

 

自性生出功德

———wenda20180701B_3958

众:師父,自性如何生出功德?

 

長:自性也是宝啊,自性也是拥有三宝的,所以叫“自性三宝”。戒惡行善,本身就是自性当中有的(对)人在自性当中也有享人天之乐、享人天福报,但是在自性当中,你又懂得究竟无常,所以自性当中有一种,你想长乐的话,你就要脱离苦海啊。你在你的自性当中,要不停地修法修慧,你要想在自性当中追求那种脱离苦难的涅槃,就要利己利他,就是刚刚師父跟你们说的利己利人(明白了)然后你自己要尽心尽力,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当中为利益众生而贡献自己,叫自觉觉他。这就是我们说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变成在三宝当中的人生价值观了,也就是说,你懂得要尊重佛、尊重法、尊重僧众,自性当中要守戒,要精进,要忍辱,这些就是你的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力量(明白了,谢谢師 父开示)

   



原文:生活就活在佛的当中,每一个动作, 每一个脚印,每一句话,每一个思维,我们必须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,你就是人间佛。

视频:818.提升悟性 就是把佛法落实在小事中!

 

原文:真正学佛的人,天上人间就是由我们人所主宰的,因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,

人心中的天地人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 一百五十四

问:人的心中是否就有天地人,人心的天是什么?人心的地是什么?人心的人是什么?心包太虚是否就是心中包含天地人?心中超脱三界是否把天地人都看成空性的,不会执著和着相,所以随缘法喜自在?

 

答:心的天就是菩萨的天、菩萨的智慧,拥有菩萨在人间解决方法的智慧和慈悲、光芒,让别人法喜就活在人间的天上;活在人间就是贪,为名为利,伤害别人、亲人、朋友,就走到地府了;像畜生一样的互相争斗残杀,人也是这样——这就是天地人。心包太虚已经到宇宙空间,人道都看不见了,境界出离六道了。

   



原文:“诸法无常、诸行无我”......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,在人间,所有的法都是空的,你还争什么?

wenda20160415  01:01:31  

佛法的真谛就是“空无”

问:我梦见观世音菩萨和师父,醒来之后别的不记得,脑子里就记住两个字“空无”。请師父开示一下,“空无”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?

 

答:佛法的境地。佛法的真谛就是要“空无”,你生出来之前,你有什么了?什么都空的;你死了之后什么都是空的,不叫“空”吗?这叫真谛。

 

“无”是什么?就是没有,无常。这个世界哪个东西是长久的?无常的。菩萨跟你说“空无”,叫你想开、想空一点,肯定你又想了人间的什么事情了,想得到了,执著了,菩萨就叫你放下空无。

 

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四大皆空,你还争斗什么?

第42集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200415B(0:1-5:03)

作为一个学佛人,想要求自己能够做一个解脱的人,要学会觉醒,要增长内心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力。因为我们每天内心对着外缘都会受到刺激,今天感情受伤了,今天语言受伤了,今天别人的一个行为让内心受到了刺激,而让我们痛苦不堪、苦恼,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散乱和心识的丢失,因为妄念四起了。“他这么恨我,怎么办呢?我要反扑,我要对他进行正面的交锋还是在背后怎么搞他?”你的心就会散乱,就会引起苦恼,而且在思维中想去报复,想去做某一件事情,只要在你意识中成为一个焦点,你很快地就会心智丧失,因为害怕。

 

所以要懂得菩萨讲的“诸行无常”,我们做什么事情,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四大皆空。今天想了半天,做不到,那这事情是白想,你去想它干吗?想了之后只会在你八识田中增加烦恼和障碍。今天去做了,接下来会有报应,然后你又害怕,害怕之后最后还是没有。为什么?你被别人报了,冤冤相报,到最后结束了,还是以别人报应给你或者你报应给别人为解脱——这个解脱那是虚妄的。那是一种暂时的快乐,好像“我战胜他了”,实际上是一种人间的烦恼,当时的环境让你能够得到一种暂时的心里的舒缓。

 

世间的一切物质,无论是物质现象或者是精神上的,你所用的一切手法,在物质现象中,佛法就把它称为“色法”;如果在精神现象上,你恨别人、跟别人作争斗,其实这就是“心法”——都是留不住的,你的意念会留不住,你和别人的争斗也会逝去,别人对你好、对你不好都会失去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切都是不永恒、不常住,因为所有的色法和心法都是性体本空的,都是空的。你心里想的是空的,物质上去做的,最后得到的也是空的,所以叫“四大皆空”。所以菩萨告诉我们“诸法无我,诸行无常”,你要懂得这些道理,不要再去执持世界上很多你本来就得不到的,而且是虚妄的东西。即使别人伤害你了,你去报复他,只会反弹给自己更多的痛苦和磨难,让自己在红尘中、在烦恼滚烫的油煎中,再一次再一次地伤害你的心。要懂得虚妄不实的物质,就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,我们不要去采取任何的追忆、难舍、瞋恨、忌妒、放不下。菩萨让我们解脱,对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,为什么要提早去担忧,给自己带来很多苦恼,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和忧愁?

   



原文: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

万法皆空,因果空否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一百六十九)2017-07-02

问:上香时有感而发几句话:“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;万法皆空;因果亦空。恶是轮回,善亦轮回。唯有佛性,方可跳出三界,不在五行中。”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,如有不妥指出请谅解指正。

 

答:万法皆空,在人间一切都是无常的,到最后什么都没有,但是万般带不去,只有业随身,业就是因果,你这辈子害了人了,你人走了,什么都空掉了,但是你下辈子还是要来还别人的果,所以因果不空;等你懂得这个世界一切无常,修得好了,把因果处理好,最后哪来的万法皆空?一切都是空的了,没有因果了,你不造因,哪来的果?今天不去惹别人,别人怎么会来弄你?不就是因果亦空吗?恶是轮回,心中一恶,比如你恨别人,接下来别人就会恨你,你再报复再恨,永远是轮回;善亦轮回,今天做了好事,别人过几天来谢谢你、感恩你、善待你,这不就是善也有轮回的吗?

 

唯有佛性,佛性如如不动,人的慈悲心,人的善良本性,都是如如不动的,只有佛性可以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当中。用菩萨的佛性,才能跳出万法皆空和万法不空的境界。真正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当中,没有人“跳”出来,只有真正的明白开悟,才能通过佛性来达到这个悟性,才能跳出三界。

   



原文:要坚决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,早早地忏悔,自净其意最重要,

学佛人心要定得下来,是是非非不要往心里去

———shuohua20130524_0228

听 众:師父,你能不能给我提点意见啊?

 

臺 長:我看你就是左摇右晃,脑子有时候被人家讲得不清楚。有时候人家给你提供一些信息,跟你讲些什么话,不要完全当真的,而且很多事情讲到是是非非就不要往心里去,听得懂吗?学佛跟做人一样,学佛要干净,做人也要干净,你自己干净了,你就不怕人家讲了(记住了師父,我确实是这样的。最近,感觉自己好像心神不定,虽然每天都在念经,但是我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)对,心神不定,心定不下来,人就静不下来,静不下来的人,就不容易清静,所以人要学会清静,就必须安静。

 

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,用心来控制意念

———wenda20130111_0927

听 众:臺 長,您讲过十因法,因心归静和因意收念,您能稍微讲两句吗?

 

臺 長:因意收念,根据自己的意念来收取,把自己的意念收和放。比方说你这个意念出来是好的,你赶快放出去,意念不好的马上收住。举个简单例子,在马路上你看见“哎呀这个帅小伙子,哎呀我要是老公像他这样就好了”,一想“哎哟不对的,我不能这么想”,马上把它收住,“哎呀菩 薩对不起”,一句七佛灭罪真言就可以了。如果你一看好的,“哎呀我真应该帮助他,哎呀我这个人真的,我做功德不够,我还要帮助他,我现在先去跟他谈一下”,那你就放。对不对啊?因意收念嘛

 

(好的。那因心归静呢?)因心归静,因为你的心在想,你今天想的不好的凡心,马上就要用自己的意念来把它挡掉。比方说你心烦得不得了,“我怎么看见谁就心烦,我就不想跟谁讲话”,然后你用自己……因为你的意念当中出偏差了,你就心想,哎呀,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,用心来控制意念,都是一样。“哎呀我不应该这样,人家也是很可怜的,人家今天,大家跟我一样都是来上班的,我为什么看他看不顺眼啊,我自己也不好啊,也有人家看不顺我的眼的嘛”。你是不是就把这个意念改变了?(是是是)改变自己的意念,你的心不就收起来了吗?否则心就抛出去就乱伤人的。因为你要知道,你的意念不好的话,人家接下来跟你讲话,你会给人家很难听的话的,对不对啊?(是的)

 

静观,心门关上看世界,一切都看成是假的

———wenda20140704_6823

听 众:臺 長您好,请您开示什么是“静观”?在生活的例子里、在同修之间、在共修会里面所发生的事情,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学静观?

 

臺 長:静观两个字有很多种,首先我问你,你是哪个静?干净的净,还是安静的静?(安静的“静”,观看的“观”)首先你要记住,它是一种修炼,这种修炼有点像自己内心闭关一样。静观什么意思呢?叫你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,都是用你的心门关起来看,这就是菩萨的看法,叫静观。实际上就是说你把世界看成都是假的,明白了吗?(明白)这个世界你安静、静下来看,你会冷静地看事物,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你可以争可以抢的,因为它都是假的,是这个概念。所以学佛人如果安静地把自己心修好了,静下心来好好地观察这个世界,你就会觉得这个是一片虚无和一片空无所在的幻梦幻醒之中,全是假的

 

(比如在共修会里面,有时候可能两三个同修之间有一些意见,那么其他同修是做第三者在旁观……)那这就叫静观啊?唉,你们真会瞎理解,这叫静观啊?(不是,不是,我们在旁边看的话,我们不参与,就是也不要去有什么想法,我意思是那些是他们发生的事,我们不去参与也不去讲,也不要有什么意见说这个对还是那个对,这是静观的意思吗?)首先我告诉你,看见别人有意见了,有两种态度:一种是自修,自修的人管自己,可以用这种方法静观,就是说静静地自己修自己的,冷眼看世界,这个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,所以看见别人你会心里发笑“这个人还为名为利……”臺長就是经常有时候看见人家在为名为利争的时候,我在边上想想真可怜,为了争一点点的名啊利啊,一句话马上脸会红起来了,真的很可怜。这些人在社会上,有时候一句话根本跟他没关系的,人家讲到他了或者带到他,让他自己感觉到“他是在讲我”——实际上完全不必去做这方面的遐想的嘛,他马上就脸红起来了,所以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他的心锁没打开,心门没打开,他安静不下来,所以他也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实性——是虚幻的。所以要用静观来看,就是保护自己,自修自得,那么就阿罗汉果。

 

还有一种看见人家在吵架,“我是菩萨,我来救人的,我不能让他们吵,我要让他们明白”,就跟他们讲:“你们现在先把意见放下来,大家先冷静一下,好好念几遍经之后,如果还想不通,你们再吵。”你看几遍经念完之后他们还会吵吗?听得懂了吗?要不要救人啊?(如果另外一种——在她们背后我们在讨论“刚才这个同修应该怎么样,这个同修不应该怎么样,这个同修不应该说这句话……”要是这种想法……)这种想法没什么错,如果你本身不是带有惡意的,只是善意的让自己能够今后将来不要犯这些错误,你可以讲;如果你是有意地批评别人,那就不能讲。你自己心里明白为什么还讲给人家听啊?(OK)呵呵。

   



原文:外在行善,要多念经,然后,要让自己的本心远离恐怖,无恐怖故。

三大法宝

2014-9-18 美国旧金山

做人要懂得点燃自己心灵的佛灯,寻找佛的道路,做一个智慧之人,在烦恼的人间时时点燃自己的心灯,让佛言常住,让佛语常存,让佛念常在,不管人间的险恶,不看五浊恶世,不听恶事,没有恐怖,无恐怖故,远离颠倒梦想,对人间的任何事情,这就是亦复如是。不想不看,烦恼自然无;不听不说,哪来是非?常念经,心清净;常放生,会感恩;常许愿,会如愿,这就是心靈法門三大法宝。

 

台长碰到多少困难、碰到多少麻烦?台长心里相信观世音菩萨,我会有什么恐惧啊?

———wenda20130714A_1417

听 众:台长,您感应一下我是不是有忧郁啊?您觉得我是不是?

 

台 长:你当然有忧郁症,感应都不要感应(那我怎么会有忧郁?我觉得自己有,我老公不信,我最近几年都没有上班,一直身体不好)你已经是非常典型的忧郁了,忧郁是什么?我讲几个特点给你听听:第一,什么事情都要担心,你有没有?(对)老担心自己的身体,还担心自己的孩子、老公,什么都要担心;第二个,睡觉经常失眠(对,我最近睡眠特别不好,像小孩子一样晚上不睡觉)第三个,忧郁症是害怕、恐惧,经常怕,怕见人,你有没有经常恐惧?(有有,我就是经常好像……)好了,根据这三点来看,你是忧郁症的前期

 

(真的是感谢有心靈法門了,要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)忧郁症的解决方法,第一,好好念心经;第二,思想要集中。多念心经你的脑子不会乱想,要知道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无恐怖故啊”,心经里边就有这句话,不要有恐怖,不能有恐惧感,为什么?因为心中有菩萨就不会有恐惧感。举个简单例子,就是生了癌症了,你想到观世音菩萨会救我的,周围有十几个人癌症全好了,因为他们念观世音菩萨的经,所以都好了,这个时候你还会恐怖吗?你说“我一定会好的!”(对对对,现在有了观世音菩萨保佑我,心里真的觉得很踏实,可是有时候自己就是管不住胡思乱想)还没管住就是说明菩萨在你心中扎根还不深,如果扎根扎得很深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。举个简单例子,菩萨在台长心中扎得深还是在你心中扎得深啊?台长碰到多少困难、碰到多少麻烦?台长心里相信观世音菩萨,我会有什么恐惧啊?你呢?相信观世音菩萨,但是碰到事情了:“菩萨你会不会救我啊?观世音菩萨,我念这些经会不会好啊?”台长是说:“没有不会好的,菩萨不可能不管的。”你要有这种信心才能战胜人间一切的烦恼和人间的困难(知道了,台长,谢谢您!台长,您太慈悲了,我要是一天没听您节目我都过不去)你好好的,你要开悟、要想得通,你们要什么事情都能想得通,对人间也好,对家庭也好,对社会也好,对国家也好,就是要想得通,想不通才会出事,想不通才会乱,所以不能想不通,什么事情都要“很自然的、无所谓的”,不就想通了吗?(呵呵,台长,有时候听您节目真的很开心)

 

真正的学佛人连弘法的名利心都不能有

———wenda20170804_3538

听 众:今天借此机会想跟师父分享一下,有位师兄在阿弥陀佛圣诞日那天上香时,观世音菩萨的法身到佛台前开示如下,请师父慈悲验证:“真正的学佛人不仅仅是将人间名利放下,连弘法的名利心都不能有。每个人发心不同,发心是不能进行比较和攀比的。我们每位佛子前世根基、缘分、福德和来人间的使命不同,性格也各异,那么弘法的分工和安排自然也不同。学佛不管何种发心都要正,更重要的是纯,意思是意念里不能带有一点点的贡高我慢,只要是一种下骄傲的因,就会招来嫉妒的果,那么他日也会让你尝到嫉妒的果报。每个人走的路不同,学佛方法也未必一样,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回到天上做菩萨。在人间学佛、行菩萨道的人,如果看到人家修得好都要嫉妒,都要攀比,就不可能成菩萨。没有一种能容纳万物众生的心,不可能成佛。”接着师父开示:“我们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孩子,就如作为一个家的母亲,有十个孩子,妈妈有责任保护、教导所有的孩子,如果有分别心,对有的孩子好,对有的孩子不好,徒儿,你想想看,作为孩子会怎么想?会不会难过?我们在人间修,心靈法門信众这么多,面对修得好的佛友,得到了菩萨的加持,我们要随喜赞叹,更加努力精进地向他们学习,不要存嫉妒心。同样,面对修得暂时还不太好的同修,又碰到了困难,退却了,难过了,我们更加应该帮助他们、鼓励他们,千万不能有这种思想‘你怎么修得那么差?你的这些毛病我都没有,我现在学得很好,做得很好了。’如果有这样的念头,同样也做不了菩萨。反过来我们还应该这样说:‘你看我也修得还不好,我也在忏悔,也在改过,我们一起努力!’菩萨一定是放低自己、谦虚包容,能帮助别人的人。在人间学佛、弘法,就是让大家都好,如果一个人见不得别人好,这是自私,连弘法都要弄来弄去的,那么走的还不是人间那一套?天上菩萨这么多,大家都相处得很好,如果都那么自私,还要不要做菩萨了?另外,念经的人切记不可以这边念经那边骂人。你要知道,经文就是菩萨的智慧,是菩萨说的话,菩萨纯洁,那么经文肯定也是纯洁的气场,如果一个人这边念经,一有事就开始骂人了,这就叫亵渎,玷污了这么纯洁的气场。即使菩萨慈悲,护法神也不会饶过你,因为护法神的职责就是护法,念经骂人的人护法神是很不开心的。你想想看,在人间如果有人当面对你笑眯眯,好得不得了,一走开马上就开始骂你了,你开心不开心?”分享完毕,请师父验证并开示。

 

台 长:现在对你们所有讲的我不验证,你们觉得比较好的,就可以好好地去遵照,明白了吗?(明白,师父)如果觉得不是太好,你们就可以引以为戒。但是我觉得你刚才讲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,非常好。记住一句话:只要是学佛修心,对人有帮助的,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的,让我们能够心里明白和开悟的,那就叫明心见性。学佛到最后就是要明心见性。所以希望你们更加好好努力地学。

   



原文: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 无心加有心,等于没有心,说来说去就是这个心。

如何理解“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”

解答来信疑惑:二百二十六

问:臺長给吉隆坡弟子开示,师父提到“所以我们做人学佛外在要行善、要多念经,内心要远离恐怖,一定要无恐怖。没有恐怖,它是有缘故的,为什么不会恐怖呢?因为我不跟人家争,我不会害怕人家搞我;因为我今天不去跟人家贪,我就不会跟人家争,所以你的心跟菩萨就在一起了。做人也是这样,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,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你这个心。师父跟你们讲,修心即心、修心即佛,所以只要把心修好了,你就是佛心;如果你天天想着恶心恶念,你就是魔心。”我们该如何理解“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”这句话呢?

 

答:有时候讲话出来得罪人,有心吗?“我不是有心的,不是有意的。”嘴巴出来了,心没有动,怎么会伤害别人的?这是无心。有心,是有意去做一些事情。不管有意还是无心,都要如理如法,不能伤害别人。无心也是失误,有心也是失误,所以让你们无心,人无相,修无心,修到后来无心就是禅,无心的人就是禅定,无心的人就找到佛性本性,不执著人的一切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性。

   



原文:修心即心,即心即佛,

观 音 堂 开 示 2020-04-23 《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》 

佛经上讲: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”你的心只有放在佛的位置上作佛,你的心就是佛,如果一个人有佛心,这个人一定会有佛念、佛智和佛的意识存在,所以,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

 

观世音菩萨开示即心即佛

———wenda20150524A_0310

听 众:……菩萨说:“吾身即是佛,佛即是吾身,遍法寻不见,自在在胸中。一心向善,一心向佛,广结善缘,普度众生。”

 

台 长:因为观世音菩萨也是希望我们做到这几点,天天希望我们做这几点,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啊。师父不是天天跟你们讲这些吗?(是的。谢谢师父开示)

 

Wenda20160124A 59:33“即心即佛”,如何保持开悟

听众:您说“即心即佛”,它就是在思维上瞬间达到一种无念的那种状态(对啊)就是像佛的那种境界的状态。其实这个实际上,它是一种真的飞跃还是说一种瞬间了?

 

答:“即心即佛”实际上用简单的话讲就是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啊(那就是一瞬,是吧?)“一瞬”可能就是带掉一世,因为一瞬间的开悟可能会代表你一世的开悟啊

 

(对啊。师父,您说这短暂的开悟该如何保持呢?)保持就是要明理:要知道这种开悟是来之不易;要知道这种开悟是让你能够达到顿悟和彻悟的一个标准的。因为只要是开悟,你就抓住它不放就好了。所以人家说幸福来了抓住不放啊,就这个道理(呵呵,怎么抓住不放呢,师父?抓不住啊)怎么抓不住啊,师父现在教你们佛法,你们现在不是跟着我嘛,你们抓住了吗?抓住你们没有放啊,没有放弃不是一直有法喜啊?什么叫“抓不住”啊(对,因为我体会过两次就是那种……就是开悟吧)“那种”是属于人间的,人间的瞬间的这种东西不长久的(对啊,那过后我就忘了)只有抓住佛法就可以了,佛法是你最重要的开悟(好的,谢谢师父)

 

Wenda20161028  30:23  

如何生起自信;魔障是如何产生的,如何克服魔障

听 众:师父,观世音菩萨在这当中开示道:每一位佛子都有其长处和美好的一面,也就是自己的自性,对自己要有信心。师父也一直说“人成即佛成”(对)观世音菩萨所指的长处,是否就是希望佛子们把佛法的智慧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各自的生活中、各自的岗位上、各自的家庭中,尽职尽责,随顺因缘,恒顺众生?生活中的点滴即是修行,转恶缘为善缘,克服自己的恶习,向内求、向内修,把自己擅长的能力运用到服务众生、感化众生中,现身说法,以身作则,从而在生活的点滴中,感悟佛性,发觉自性,借假修真。而不是把修行和弘法从生活中割裂开来,只注重形式,为了修行而修行,为了弘法而弘法,对家庭漠不关心,对工作心不在焉,对生活中的好习惯养成也不管不顾,整天只在乎经文的遍数、度人的量数、放生的条数,爱佛爱师却不记佛法和师训,听说什么功德大就做什么,听说怎么度人快就做什么,也不善观自身的因缘恒顺众生去做。心浮气躁,急功近利,做得多了,认识的人也多了,名气大了后,反而又贡高我慢,最终埋没了自己的特长,破坏了身边的缘分,灭失了自己的慧命,落得一场空。是这样吗,师父?

 

臺 長:这是你们自己画出来的,呵呵。这是你们的感悟,学佛之后的一种感悟。实际上,观世音菩萨说每个人的长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佛性啊。观世音菩萨其实很心疼师父,这点是肯定的,非常心疼师父,他对师父非常非常好。我有些话都不想在广播里讲

 

(观世音菩萨开示的“即心即佛”……)只要你的心一想到佛,你的心就是佛,心佛合一,就是“即心即佛”。你的心像佛,你就是佛,你的心当即马上像佛,你就是佛心

 

(观世音菩萨开示道:“许多魔障的形成是由于意念太杂乱、太散所造成的。”请问师父,意念太杂乱以后,就像师父前面说的,当心散乱了以后,就会由佛性转成魔性,所以就会有产生魔障了,对吗?)对啊,因为魔是专门趁你散乱的时候,趁你思想不集中、忧郁、难过、伤心、悲痛……他就来了。因为这些本身是负能量的东西。魔是沾在你负能量的身体上的地方。所以当你一想不通了,魔性就来了。很多人一想不通了,他就在你身边,用意念告诉你:“自杀吧,到我们这个地方去吧。”你一难过,他就在你耳朵边上:“这口气忍不下来!”你就跳起来拿把刀冲过去了。魔心把人往魔看,佛心把人向佛看。为什么有佛的地方就有魔?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打魔,要防止魔性在身上,否则你学不好佛的。所以很多人学佛,跟着师父学到后来,魔心压过他的佛性了,因为他觉得:“哎呀,你看,共修组里边这么多人这么不好!”怎么怎么……叫你去跟他们学的?共修组那些人本身都是没修好的,他也是来学的,你去管人家干吗?你自己不能好好地修啊?你说人家不好的时间你还不如自己修修好,去带领别人修得更好呢。你跑过去看这个不顺眼,看那个不顺眼,你说谁是魔啊?就是你心中有魔,看谁都不顺眼;心中有佛,看谁都是弟子,看谁都是佛性,看谁都是未来佛。对不对?

 

(是的。师父,观世音菩萨也开示道:“魔障来了不用怕,灵性来了也不用怕,这都是业。”请问师父,怎么理解观世音菩萨的这句开示呢?)这还不懂?你要怕?你怕魔啊?不要说其他,你说病魔,生癌症了,你怕不怕?怕。但是观世音菩萨说:“你不要怕,有观世音菩萨会保佑你。你不要怕,你不会死掉的。”为什么?你有三大法宝——许愿、放生、念经啊!你怕什么?对不对?(对)有魔来了,人家跟你搞了,你不要怕。你不要去搞人家,你坚持自己的理念,好好修,如理如法,谁搞得动你,对不对?(嗯)魔就像狂风一样,狂风吹过来了,你是一棵小树,你就被它吹倒了;你是一棵参天大树,它都吹不倒你。所以观世音菩萨叫我们不要怕。佛来了也不要怕,更好,更开心。所以要怕什么?人间只是一个过路客,你怕什么?每一个人都逃不过两条路,一个是出生,还有一个是死亡。再有钱、再有名、再有利的人能逃过死亡吗?你自己找到一条以后脱离生死之路,你还怕什么?(明白了,感恩师父慈悲开示)

 


白话法选摘

即心即佛:你的心像佛,佛就在你心上;你做的行为像佛,佛就在你的身上;你的语言像佛,佛就在你的口中

——第34集 自性不迷,众善奉行 200404C

 

我们修行就是要严格地把自己的菩提心修出来,就是要把自己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找到,契合于八识田中的各个心念,这样才能与佛合一,才能拥有菩萨的智慧,永远不离开菩萨的佛道。

 

希望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明白,我们只要用心,只要好好地努力,一定会有超脱的一天。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:佛没有离开我们,只是我们去离开了佛。佛菩萨天天让我们即心即佛:你的心像佛,佛就在你心上;你做的行为像佛,佛就在你的身上;你的语言像佛,佛就在你的口中。因为人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方向,而自己不知道,所以“而人远佛”了,很多人就找不到佛。学佛要见性,不见性者,不会相信佛陀。若见性者,视之为佛:当我们理解佛法、认识佛法之后,才能信入,才能走出人间的红尘,进入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。



【PPT新课件】电脑下载链接






上一篇:【课件】6-32.学佛需有大爱心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10-18 17:03 , Processed in 0.050462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