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76|回复: 0

【新课件】2-46、使用智慧能量,认识虚假自我意识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334

回帖

128万

积分

积分
1286738
发表于 2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新课件】2-46、使用智慧能量,认识虚假自我意识


2-46、使用智慧能量,认识虚假自我意识

 

    智能证量,智能就是人的智慧和能量,证量是你的智慧的德能能够证明你所学佛的能量。越有智慧的人,菩萨离他就越近。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,都是正的思维,而且做得圆满,这个人就是很有智慧,菩萨就会在他身上。如果思维不正,什么坏点子都想得出的人,这个人就是魔。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,而且越来越深广,越究竟,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。怎样知道自己开悟了呢?是指你在某一点上,你想通了,而且这个是正念的想,然后明白了,这就是开悟,开悟是一句佛语。但如果在某一件事情上明白了,这并不等于你什么事情都明白了。

 

佛经上讲,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无为法,就是我什么事情都没有作为,什么都不知道,什么都没有。无为,就是我没有思维,没有行为,什么都没有,而菩萨和它是什么差别呢?菩萨在人间不去有作为,他的境界超越了人间,表面上看无为法是什么都不做,实际上是用智慧在处理人世间的事,处理完了,没事,犹如什么都没做,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。无为法之差别,就是人和菩萨的差别。

 

每一个人的良心,是每一个人自己最公正的审判官因为良心是很公正的,你骗得了别人,骗不了自己的良心。你可以跟别人说,我没有做,我没有说,我没有什么什么的,但是你骗得了自己的良心吗?所以当一个人做错事情的时候,各种各样的表情都会出来,要记住一个人的良心是最公正的。要自觉自悟,自己来感觉,自己来学,自己来悟。想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,首先自己感悟一下佛是在心中,然后自觉自悟。

 

要学会能够放下自己,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,一个人只有把烦恼真正地放下了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要想获得心灵的解脱,要能不为物所牵,你的心灵想获得解脱的话,千万不要被人世间的事物所牵住,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被牵住。比如,被情所牵住,被名利所牵住,被一切不好的东西所牵住,被孩子所牵住等等。要真正的摆脱,真正的放下,要面对现实。我们学佛就是要面对现实,然后要超越现实,因为你不面对现实,就无法超越现实。比如,孩子对我不好,我要面对孩子对自己不好的现实,我来超越他,不把他当回事情,觉得这是自己前世所欠的,这是自己的业债,不是他不好,而是我不好,前世自己为什么不多做点好事呢?为什么不像我的师父一样多救度人呢?如果能这样想,就能放下自己,就能解脱烦恼,心灵就能得以真正的快乐。

 

如果一个人为了代价而努力,往往会失败,当你对某一件事情追求的时候,就应该知道是要付出代价的,而且很容易失败。师父刚才给你们讲的学佛的第二个基本点“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”,就是教你们不要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。一个人一定要明白,不要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,实际上所追求的都是空洞的东西,是得不到的东西。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,这个人就是最傻的人。

 

自我意识有两种,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意识,还有一种是虚假的自我意识。如果单单这样讲解给你们,你们会感觉很空洞,难理解,师父现在用实例来讲解给你们,让你们明白什么是自我意识。比如,我今天到图书馆去看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,但是我没有钱,要不要拿呢?这时想起古人说过的一句话:“偷书不为窃。”就是说你偷书不算是偷窃,这时你脑子里就会想了:对啊,我拿这本书不算偷,古人都这么讲了,这就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在控制着你,以为自己能找出一个理由,来遮拦自己偷书的意识。今天做错了事情,就算找出千种理由、万种理由,目的就是让自己所做的错事来证实是一个假物。明明是一个假的东西,你非要把它包成是真的东西。举个不好的例子,你去饭店吃东西,这条鱼放了好几天,已经有臭味了,明明是臭的东西,厨师居然把鱼放在油里炸一炸,然后加上浓浓的调味料,端上来给你吃,当你吃到嘴里是不是臭的?

 

虚假的意识产生出虚拟的行为,人就是要面子,把这个面子剥掉,就是剥夺虚假的自我意识。学佛就是要把自己身上这些虚假的东西全部去除掉。为什么要念《礼佛大忏悔文》?就是要狠狠地挖自己身上的恶根,把恶根挖掉了,以后才不会长出新的恶草。不肯挖自己身上的恶根,就算把它保住了,时间长了还会长出毒草。学佛就是要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,学佛就是要彻底挖出自己身上的恶根。虚假的意识,要面子,全是空的东西,坚决要改正。

 

学佛,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,要没有我,因为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之后,必然会萌增虚荣心。因为人有眼见,耳闻,还有迷惑与假相,所以每一天都被这些假相所迷惑,天天在做错的事情,活在错误当中,才会不断地滋生出无尽烦恼。如果我们不做错事情,我们就不会有烦恼,就能保持分分秒秒安详。

 

要记住一句话:有用之人,有所不用。如果是一个很有用的人,就是很有能力的人,他对很多事情就假装不做,他就听,学,不是什么事情都做的,这个事情明明知道能做,就是谦虚不做,什么事情都保留三分。无用之人,无所不用,而无用的人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,“哎,找我,我能干,保证能做到”,到时就做不到了,就像有些人做生意,说满口话做到最后,欠一大笔债,逃之夭夭。满口饭好吃,满口话讲不得,学佛就是不要讲满话。

 

每一个人身上有多少坏毛病?做过多少错的事情?现在想一想,惭愧不惭愧?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改过自身的无明习气,要好好做人。首先,要做一个好人,师父才能救你,才能帮助到你,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,就算你求菩萨救你,菩萨也不一定能救你啊。

 

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,要创造条件来修心,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,道德和智能,全部发挥出来,来弘法利生。不然就对不起观世音菩萨,对不起师父,对不起自己的良心。

 



金言法语


智能证量,......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,而且越来越深广,越究竟,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。

 

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

 

想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,首先自己感悟一下佛是在心中,然后自觉自悟。

 

学佛就是要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,学佛就是要彻底挖出自己身上的恶根。虚假的意识,要面子,全是空的东西,坚决要改正。

 

学佛,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,要没有我,

 

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,要创造条件来修心,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,道德和智能,全部发挥出来,来弘法利生。

 



相关开示


原文:智能证量,.....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,而且越来越深广,越究竟,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。

视频开示 转念成善,转识成智(第4集)

师父今天还要跟你们说怎么样来转识成智。一个人的意识产生不好的杂念,要赶快把它转变,变成智慧。菩萨为什么叫我们转识成智?就是要明白智慧会再生的,就是继续的。如果你今天没有用智慧,智慧就没了;你今天用了智慧,明天还会生出来智慧;你今天没有用智慧,你很快就拥有烦恼;当你拥有烦恼之后,你的苦恼、恨、难受、难过一切都会来。所以菩萨叫我们要把“色受想行识”五蕴都转化,要把它转化为力量,转化为能量。每一个人都要有能量的。不开心的时候,让自己开心一点,你们几个人做得到?能够做到的人就是转识成智。

 

提问43.智慧和悟性是否有次第

———20180521新加坡65:57

问:师父讲学佛修心首先要有悟性,请问师父,智慧和悟性有次第吗?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?

 

答:当然有次第。很简单,首先,我问你,“觉悟”,是先有“觉”还是先有“悟”?(先有“觉”)你感觉这是对的,你才能开悟;你感觉这事情错了,你才能开悟。“觉悟”“觉悟”,先有“觉”后有“悟”,对不对?那么你刚刚讲的是一个悟性,悟性本身就是一种提升,“对这件事情,我认为不能再这么做下去,再这么做下去我会做错事情的”,你就叫有悟性。智慧是什么?智慧要看,有两种智慧:一种是菩萨的智慧,一种是人间的智慧。人间的智慧只是计量利弊得失:“好,我今天这件事情占便宜了,这件事情我赚了你很多钱了。”那也可以叫小智慧,对不对?而真正菩萨的智慧是舍:“我舍出了,对你好了,我一定会得到更多。我对你好,哪怕你对我不好,我还是对你好。”最后你没有敌人,你就没有烦恼,对不对?(对。感恩师父慈悲开示)

 

Wenda20180928  10:03

长期的悟性,再加上精进地学习、努力,提升,那就变成大悟、开悟、顿悟

听众:很有悟性的人是不是不一定有智慧呢?

 

答:那当然了。你有一点点悟性就代表你有很大的智慧?你要有很好的悟性,可以悟出一些很深奥、很真谛的东西。但是你有时候会悟出一些人类很简单的道理,这也叫悟性。所以你这个字本身就有瑕疵,是并不圆满的字。悟性有深有浅,浅的悟性怎么代表你有智慧呢?

 

(好。如果他很有悟性,是不是更容易获得无碍的智慧呢?)如果有悟性,长期的悟性,再加上精进地学习、努力,那你这个悟性提高、提升,那就变成大悟、开悟、顿悟(人好像很容易达到顿悟,但是很难在顿悟当中去行,去坚持)对啊,顿悟是容易的,一下子明白“哦,原来这样,我应该怎么”,过两天又忘记了,这就是人啊!所以“顿悟”念得不准的话就是“动物”,人不就是高级动物吗?(那我们只有精进才能够持续这样的顿悟、智慧和圆满)对啊,你不精进的话哪来的圆满?你不努力的话哪来的成功?(感恩师父)

 

关于能量体的开示,怎样聚积能量体WD20111209_1548

听 众:您好,卢台长!谢谢观世音菩萨,请教两个问题,在《白话佛法》当中,我看到您说“智慧就是一团光”,我就想,智慧是不是也是一种能量?

 

臺 長:智慧当然是能量了(那我们平常说一个人修心修行,修的就是一种智慧,这种智慧也是不断地来源于个体的开悟是不是?)一般是这么讲的,智慧是一种能量体,比方说按照物质上来看,实际上就是一种体能。从灵界上来讲,是一种超物质的东西,就是一种非常非常的——比方说,开悟了之后人有智慧了,什么事情都能够解决——实际上就是他的灵性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,比方说读了大学了,你对小学的课本、小学的功课不是都会了吗?(对)道理是一样的。一个是境界的问题。还有呢,具体的来看,就是比方说分成小学、中学、高中、大学,这个就看成一个境界是一个光速或者一个能量体

 

(我经常在节目当中听您对某一位听众说:“诶,你这个人能量挺大的,可以度更多的人,做更多的功德。”往往这种情况下,是不是说这个听众比较有智慧?)因为有能量体的人不是完全有智慧,但是至少,能量体的增加,这个人有能量体的增加,他里边一定有部分智慧,或者有聪明,比方说他拥有10%的能量,他一定有30%的聪明和智慧

 

(那一个人的能量体由哪些构成部分呢?)一个人的能量体有很多的,比方说,这个人能做很多事情(对)但是他做得好吗?(不一定)对了,但是他有冲劲,他拼命地做,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冲得很厉害。但是很多人做事情就是缺少冲劲,没有冲劲也做不好,对不对呀?(对)但是有冲劲就有智慧吗?(不一定)就这么简单咯,所以这个能量体的形成,是根据不同的物质所涵盖所混合夹杂在一起才成为一种体能,就像一个人一样,没有手行吗?没有头行吗?没有身体行吗?没有脑子行吗?(不行,都重要)所以这个人的形成,就是说,像台长指的这种能量体一样,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一种体能,明白了吧?

 

(那您能不能开示一下,我们做为一个修心修行的人,应该在哪一方面做,可以增加自己的能量体?)不是跟你们讲了吗?读了大悲咒会增加自己的能量,利用菩萨的能量体能够增加你的勇气。大悲咒念了之后能够增加能量、增加自己的力量;心经增加你的智慧;消灾了,你经常没有灾的人,心地就比较平安,所以你的身体就会好,就是由各种经文的组合,你念出来的经文实际上就是在补充你的能量体,明白吗?

 

(明白,那您说我们平常做功德,包括把自己的良心、本性擦得干净,是不是对增强自己的能量体也有好处哇?)那当然了,这个本身不是有好处,这个本身就是在聚积能量体,能量体让你能够聪明,让你能够开智慧,能够去度人能够做功德,你心中就很少有污垢,很少有嫉妒,很少有磨难,很少有嗔恨,只有少了这些东西,才能成为一个能量体,你明白了吧?(哦,明白)

 

5~1. 学菩萨的全智全悲

佛是境界很高的,是大智慧者,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实际上用人间的话来讲,佛是什么呢?佛的理智、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。就是说,在人间都称他为佛的人,他是学佛学得很好的人,他的理智、他的情感和他的能力同时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。也就是说,这个人他完全有控制自己理智的能力,完全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,完全有自己在人间驾驭所有的事和物的能力,并且脱离了人间的烦恼。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事情,他都有驾驭它的能力。比如说家里出什么事情了,他就有办法把它解决掉。又比如说他自己的命不行了,他有办法让它超脱。他家里不管出现了什么事情,他都有一种超人的智慧。在家里发生感情问题的时候,他的情感他也能控制住,他的理智完全不会失控,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圆满的。

  



原文: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

視頻開示43 《无相就是不着相》

菩萨不住无为,什么叫“不住无为”的道理,就是菩萨的心里,就是我今天去做这个事情,我肯定是无为的,就是没有目的地去做的,你做的没有目的的事情,你根本不把这些无为的事情放在心中。

 

就是菩萨今天去帮助别人了,别人都很感恩你,说你做的是菩萨的道,你在帮助别人,你在救度众生,你说没有啊,跟大家一样,我只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样,你菩萨的思维,你这样的话你就是不住,不住无为,连你做好事,你都根本没认为自己做好事,你就是得道了,你就是证得涅槃了,所以很多人不懂什么叫涅槃,因为你不住在,你所拥有的这个境界当中,你就是超脱这个境界,就是涅槃。

 

 对“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”的思考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一百八十五)2017-10-24

问: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九册中提到了“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”,末学对此有以下思考:“虽然我不认为在这个世界得到的东西是真实的,但是可以用这些暂时得来的东西去帮助更多的人,这才是我应该做的。”结合无相布施进而又想到了以下:“因为人我皆是五蕴假合而成,因缘和合;这个世界的一切诸法都不是真实永恒的,会随着因缘而流转。故此实在没有布施的我、没有接受布施的他、诸法皆空。布施没有求回报之心、没有对他的分别心、没有对诸法的贪恋,从而不取不舍,念念无念。”不知这些思考是否如理如法。

 

答:对。如理如法。到后来法都没有了,贪什么?

 

白话佛法6-31.做功德不着相

无为法是为无相,就是没有相。一切有为相,实际上,我们什么都没有了,我们哪来的相?我们没有相,就是不着相,就是我们对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放弃了。所以,懂无相即为空,当我们学佛做人的时候,懂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相的,实际上,我们又空了, 为什么?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穿了,都明白了,实际上, 你就空了,对不对?想穿了,不就是想空了吗?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,有空者,这个人才会不着相,才是悟者,才是悟道之人啊。

 

Wenda20170820A 37:32

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,要学会无相布施

听众问:师父,有的时候我烧完经文組合,意念中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句话: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我烧完10次经文組合,意念中得有8次自然而然就跳出这句话了。

 

答:这句话很好,意思就是教你,学佛、做人不要有目的,就是做好事不要有目的,要学会无相布施。什么叫“有为法”?求什么东西都有目的,做什么事情都有目的,有目的的东西当然是虚的了(是的)你只有无私地奉献,那你得到的才是真的东西。假的东西,为了自己的目的去磕头、拜佛、求,你求到了以后这个事情慢慢就没了,而且求过了就结束了,功德也不会存在你的功德本上,所以你不就是“一切皆属虚妄”了吗?

 

(像我们这样参加法會,但是没有用这个功德去求任何事情,这个功德是给我们存着,等到我们临终的时候会统一用于上天、回家的一个资本;还是给我们先存着,有事情的时候如果你不求,菩萨也会帮你拿出一部分功德去抵那件事情呢?)傻姑娘,根本不是菩萨帮你拿的。我问你,你今天吃的东西,营养在你身上了(对)你不消耗掉,这个营养在谁的身上?(还是我)好了

  



原文:想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,首先自己感悟一下佛是在心中,然后自觉自悟。

Shuohua20140815  08:19  如何正确理解“觉悟”

听 众:师父您常常说“觉悟觉悟”,有“觉”才有“悟”,我们也经常每天反省自己,比如今天没有骂人、没有占人便宜,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真正的、更深层的根本性问题,请问师父,如何正确地觉察自身的问题?

 

臺 長:简单了,就是细微地去注意、观察,“觉悟觉悟” 你是要先有感觉,你感觉你今天做了好人还做了坏人了,你感觉你今天做得对不对。好,有觉了,“哎哟,今天做错事情了”,那么就开悟了;“哎哟,我今天做了很多好事,我要继续做下去”,不是开悟了吗?“觉悟觉悟”先要觉啊,觉是很重要的,“觉”是什么?觉是感觉、发觉,才会知道自己做得对、做得错,那么才有悟性。明白了吗?(明白了,师父)

 

Wenda20200925  37:17

如何理解“菩萨本身是觉悟”

听众:师父开示过:慈悲是菩萨的本源体,菩萨本身是觉悟。师父能不能就两句话深入地进一步开示?让我们能更好地实践在修行中。

 

答:一个人首先要感觉,有感觉了才能开悟。你要感觉自己做得对不对,活得像不像个人。你今天讲了这句话,你有感觉吗?做了这事情,你感觉对不对,像不像菩萨做的,像不像人做的事,那么这个是“觉”。“悟”就是因为你有觉了你才会开悟。你感觉肚子痛了,你才会去吃药、去看病。你今天连自己身体生癌症都不知道,为什么很多人生癌症到了晚期才去看?因为他没感觉,没“觉得”后面就没开悟了。所以觉、悟是放在一起的,感觉越好的人,他悟性越高,没有感觉的人哪来的悟性?(明白)

 

——shuohua20170127  01:04  佛陀的开示(选摘)

“学佛不是简单的、一天两天的事情,学佛是长久的、持续的事情。今天你有苦难了,有求于菩萨,菩萨深知众生疾苦,有求必应,非常灵验,但人们的通病就是出尔反尔,说的不算。

 

你们这些佛子们一定要修戒定慧啊,改掉这些坏习惯,学佛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,每一天都应该是一种进步。

 

看你们的师父,精进不精进?努力不努力?

 

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学佛人啊。末法时期要以戒为师,依法不依人,什么都一样,要心中自信长明灯,不断地照亮你前方的道路,不要走走停停,修行不是简简单单的法布施,要自觉自悟啊,给别人看了一大篇,自己吸收了多少?要不断地提炼精华,哪怕一天记住一句,对于你们也是一种积累。

 

学佛人就是看什么都要顺眼,看什么都要随缘,不要看不过眼,看不过眼那不是学佛人,那是人间是非人。搬弄是非者,必是是非之人。所以要远离是非之人,要觉自身之觉,悟心中自性,觉中有悟,其华精微,自妙其言,智者闻风止步,愚者闻闹围观。希望众位佛友们广发菩提之善心善念,多多弘法,帮助好你们的师父,未来之时成就佛果,其乐善乎。感恩大家。”

  



原文:一个人只有把烦恼真正地放下了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
【開示】651.放下烦恼,人生如梦随风飘,聚散喜忧皆是缘

 

Shuohua20130308 12:40

无挂碍才能没烦恼,慈悲众生,放下执着

听众:師父,您以前说过无挂碍才能没烦恼,那么当学佛人慈悲众生、心系众生的时候,怎样才能不夹杂挂碍呢?

 

答:很简单,看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。一个人到什么样的境界,他的挂碍会有多少。比方说飞得越高的人挂碍越少,因为他轻呀。人到月球上,走出机舱不就飘起来了吗?(对)为什么在人间这么重呢?看的执着了,执着了就重了。家里买个房子看的很重,买个车子看的很重,孩子最重,爸爸妈妈最重,单位的工作最重,什么都东西都看的很重,能不能放下执着没有挂碍呢?你把人间的事情看的轻一点就不重了(明白,谢谢师父!要慈悲众生,但不要太执着于众生)对。

 

【故事】学佛人离欲得乐,只有放下追求,你才能脱离烦恼-20191020 马来西亚吉隆坡

 

中场视频

【精选】“无为而为”,对一切执著就不叫菩萨

——视频开示(第49集)无为而为是般若(3:53-5:55)

 



原文:要真正的摆脱,真正的放下,要面对现实。我们学佛就是要面对现实,然后要超越现实,

——香港 · 开示(一) 20160703

我们学佛人面对现实必须要看破放下,才能超越现实。臺長告诉大家:人生只有三天,那就是昨天、今天和明天。迷惑的人活在昨天,永远到不了今天,他回忆在痛苦的忧伤之中不能自拔;欲望的人活在明天;只有我们学佛有智慧的人,才活在今天。昨天已经过去,只能回忆,犹如一张过期的支票;明天还没有到来,是一张不可兑换的支票;只有活在今天。所以佛法告诫我们——人要活在当下,今天我们还拥有人生最珍贵的生命。中华传统文化讲“知足者身贫而心富,贪心者身富而心贫”,思维的富有才是人生最大的完美。(掌声)

 

【精选】无论别人如何伤害你 要放下才能真正快乐

  



原文:学佛就是要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,学佛就是要彻底挖出自己身上的恶根。虚假的意识,要面子,全是空的东西,坚决要改正。

修心就是要把我们的心灵打开,修行就是把身上不好的行为要修掉

——广播讲座 4、净化心灵,找回本性

修心是什么?修心就是要把我们的心灵打开,修心就是要把我们身上不好的习气和坏思维修掉。修行就是把身上不好的行为要修掉。业障难消,慧命难增啊。不修心的人,很难消除业障。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业障,有前几世的,也有今生今世的。不消除业障是不会有智慧,你的命运就不会改变,大家一定要懂得,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 

佛菩萨说,至高无上的法就是心。就是说,一个人最高尚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良心,万法唯心造。靠什么样的法让我们学佛、让我们精进、让我们涅槃,那就是证悟的心,就是至高无上的、纯洁的心灵。

 

Wenda20171027   33:05  

如何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

女听众:同修这两天看了《白話佛法》第二册,“使用智慧能量,认识虚假自我意识”,里面讲到自我意识,分为真实的自我意识和虚假的自我意识,虚假的意识产生出虚拟的行为,人就是要面子,把这个面子剥掉,不然虚假的自我意识会控制着我们,要放下自我,没有我。

 

同修说,反观他自己,他觉得自己表面的那个壳太硬,对自我情感的体验太爱护了,内心中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的执著与保护太重了,就是要面子。其实同修也很想彻底地改正,但有时候还是力不从心。他想请师父慈悲帮助,走出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,学会处理自己的心魔,真正地解放自己。同修想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,具体应该怎么做?

 

答:首先,用人间来讲,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,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低自己、放低自己(就是没有“我”)无我的话,你就必须跟大家在一起才会无我,你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就只有一个你,对不对?(对)如果你今天跟大家在一起,人家不把你当回事,你就慢慢地无我了。很多人到了大家当中还要有我,还觉得“我是最伟大的,我是最重要的,所以没有我在就不行了”,听得懂吗?(听得懂)去除自我意识,最好的方法要有一个人不停地讲他,讲了就没面子,没面子了就改。什么面子?无我,无人相,无我相,必须把我执破了。

 

很多人到今天,觉得自己好看,这也是一个自我意识。“我这么好看,我被你讲啊?”好像难看的人不能讲好看的;或者有钱的人不能被没钱的人讲,这种都是自我的虚假意识存在,所以在内心当中失去平衡,就会散发出一种负能量,而这种负能量会造成自己对自己的伤害。

 

(如果长期生活在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不能自拔,我觉得就会陷入循环的自我否定之中)对,完全会的。你对这个意识理解还是蛮深的。自我否定时间长了,我们说,就是失去自我意识了,因为自我否定之后就会lost一个真我,丢失了自己的真我,就是没有自己的本性,丢失了本性良心了,所以这个人就自暴自弃了,听得懂吗?

 

(师父,像这种情况的话,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对佛法学得不够深、悟得不够深)对了,就是想不开,想不开就叫他多看一些《白話佛法》。我前天看到一个新闻,一个女孩子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,被她家里的表哥强奸了,有这个阴影之后,她就破碗破摔了,这种就是已经丢失了自我的自尊,然后破坏了她的心理平衡点,造成她的阴暗面进入八识田中,所以造成她恶性循环。

 

(嗯。怎样在真实的自我意识与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去建立和谐的关系?)和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平衡点,在心理学上也是讲的一个平衡点,你内心的平衡会造成你思维和语言和肢体行为的平衡。心里不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怪怪的,你看神经病,脑子想不通的人,动作怪不怪?(对)心理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。所以怎么样来让自己平衡呢?就是要想通想明白,想通想明白的最高意思是什么呢?无我啊。怎么样?因为你算老几,对不对?(对)比方说,你可以今天在家里成为老大,你跑到外面开会,人家谁买谁的账?(对)所以慢慢地让自己心里取得一个平衡,我融入众生当中,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水分”,一条小河在当地大家都捧着它,因为每个人都要用河里的水,当你这条小河融入大海之后,你还牛得起来吗?(对)你今天是有一点钱,但是跟那些全部有钱人在一起,还算有钱吗?你今天很漂亮,你跑去选美,都是漂亮的(感恩师父)这个就是怎样来平衡自己的心态,是一个很好的方法。

 

(对。请问师父,就是我们有时候会顺从他人对我们的期望,努力地取悦他人,像这种是不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呢?)取悦他人本身就要看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。你为了让别人开心,如果是正能量,为了让他学佛,他只要开心,他肯学佛,你就取悦他,那你是精进;如果他做错了,你取悦他,那你……讲不好听,你就是伤害他了。伤害他的什么?伤害他的本性了,破坏他的慧命了,就是拍马吹牛(好的,谢谢师父慈悲开示)

 

提问43.如何脱离自我意识,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

———20150119沙巴78:34

问:如何在度人的时候脱离自我的思维意识,真切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?

 

答:不要想着自己,想着别人。吵架的时候想着别人很痛苦,看着老婆的嘴巴在动,心里想着她真的很苦——烧饭、洗衣服、帮你生孩子,上班回到家还不停地做……看着她很痛苦、很难过,这就是脱离自我意识。想着别人,少想自己,就能脱离自我意识。

 

Wenda20200419   22:56  

师父开示“无我的境界”

男听众:师父,您开示:脱离三界才是真正的解脱,实心是道场。修到后来,连你想修到哪里去都要放下。修到最后,连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欲望都不能有,这个就叫境界高,因为修到后来无我了。你求就有欲望,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随缘去的,而不是“我一定要去”,到后来也会执著的。我们做好事不要去想做好事,而做出来的就是好事。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个境界问题。

 

答:这个境界比较高了,就是说做了好事不讲自己做好事,有了这个意念,可以把它进入你的八识田中、九识田中,和九识田中阿摩罗识的佛性契合在一起。这里就有一个讲究了,举个简单例子,你做好事不留名好还是留名好?(不留名好)好。你做好事是想让人家知道好还是不想让人家知道好?(不知道好)好。当人家不知道是谁做好事,知道了之后是不是会对你特别好?(对)是不是会对你人格表示尊重?(是的)这就是菩萨的境界。也就是说菩萨救人不为自己,是为众生,他心中没有我相,不是“我”今天来救你,是你们本来就是很好的孩子。今天帮过你就像没帮过一样;做过好事,救过你就像没救过一样。这就叫无相,听得懂吗?

 

(听懂了。师父,有时候佛友去度人,就怕背业,如果无我了还背业吗?)这个理论就是成立的。你今天去帮助别人,你说帮助人的时候会背业,因为有“我”,有我相在,你肯定背了吧?(对)那么如果你没“我”了,你说你不背,我问你,你会没“我”吗?(修到无我的境界不就不背了吗?怎么理解?)你说你修得到无我吗?(修不到,努力去修)这个无我的境界,比方说,你只能在一天中保证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,对不对?(对)比方说,你在度他的时候,两个小时时间无我,你就知道帮助他,等到你回来的时候:“我刚刚度他度成功,我多开心啊。”好了,两个“我”了。接下来,他的业障就来找你了(明白了)你要无我可以啊,要保持一辈子无我,一世无我,或者24小时或者一个月、一年都不要有“我”,那你才叫菩萨。你们今天度人不是也在做菩萨?只是一个小时菩萨、两个小时菩萨,并不代表你们已经是菩萨了。听懂了吗?(对对,懂了)

 

原文:学佛,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,要没有我,

Shuohua20140502  16:54  如何舍去“自我”

听 众:我们在修心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感觉到自我良好,这个“我”总是很难舍掉,该怎么办?

臺 長:
舍去自我靠的是心中有众生,一个人心中有其他人他就会忘记自己。一个母亲为什么会舍去自我,因为妈妈心中没有自己,只有孩子。所以心中只有众生的人他才会舍去自我,舍不掉自我的人就是因为他心中没有众生。没有总是替人家想才会替自己想,一个天天替人家想的人他不会经常替自己想,这就是舍去自我的最好的一个方法。

 

提问33.如何做到放下自我

———20161004台北57:38

问:放下自我是个非常难的事情。如何做到放下自我?是不是经常要想到苦乐都是空的,想到一切都是不长久的,生出出离心,就更容易做到呢?

答:对啊,这只是一部分。放下自我的人就是脑子里尽想着别人的人。经常检点自己,想一想,“我做什么事情是不是为别人了?”还是整天为自己考虑的?这样时间长了你就放下自我了。

  



原文:有用之人,有所不用。......无用之人,无所不用,

10-45、无念远离狭隘人生

我们经常说,这个人学佛之后变得有用了,有用的人就是有所不用,无用之人就是无所不用。就是说,有用的人,实际上这个人很有用,但他在表面上看似没有用。很多人家里的男人看老婆就是这样的,老婆天天在家里做家务、带孩子,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、平平安安的,表面上看上去她像没有用一样的,如果家里没有这么一个女人,离开她试试看,家里马上就像垃圾桶一样了。有用的人好像无用一样的,但是如果这个人没有用, 无用之人无所不用,觉得什么都能做,实际上他什么事情都做不好。

 

Wenda20171020  01:13:49  有用之人不会到处去显化自己

听 众:请师父开示一下“有用之人有所不用,无用之人无所不用”,这个是您《白话佛法》上的,这句话我不太理解。

 

臺 長:“有用之人”,这个人很有用;“有所不用”,举个简单例子,你这个人是有文化的人,不会到处去显化自己有文化。“无用之人”,没本事的人,肚子里没有几瓶墨水的,到处去乱用。

  



原文: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,要创造条件来修心,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,道德和智能,全部发挥出来,来弘法利生。

视频:100.师父给弟子们的开示【真修实修】

 

✉️如何修行能找到真正的自我

解答来信疑惑(二百一十)2018-02-25

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四页:其实修行是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佛性。请问真正的自我是什么?怎样修行才能找到呢?

 

答:自我就是良心本性,做人要有良心,有良心就能与菩萨的本性和自己的佛性合在一起。人没有良心怎么找到自己的本性和佛性?看到别人可怜,要可怜别人;看见别人受伤,也要难过。

 



结束视频

【视听精选】把佛菩萨的光芒和菩提智慧遍洒人间

——視頻开示 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 200411A(第38集)(8:9-13:24)



【PPT新课件】电脑下载链接




上一篇:【新课件】2-45、无念就是有念,无德即是有德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10-15 15:11 , Processed in 0.10132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