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要懂得点燃自己心灵的佛灯,寻找佛的道路,做一个智慧之人,在烦恼的人间时时点燃自己的心灯,让佛言常住,让佛语常存,让佛念常在,不管人间的险恶,不看五浊恶世,不听恶事,没有恐怖,无恐怖故,远离颠倒梦想,对人间的任何事情,这就是亦复如是。不想不看,烦恼自然无;不听不说,哪来是非?常念经,心清净;常放生,会感恩;常许愿,会如愿,这就是心靈法門三大法宝。
台长碰到多少困难、碰到多少麻烦?台长心里相信观世音菩萨,我会有什么恐惧啊?
———wenda20130714A_1417
听 众:台长,您感应一下我是不是有忧郁啊?您觉得我是不是?
台 长:你当然有忧郁症,感应都不要感应(那我怎么会有忧郁?我觉得自己有,我老公不信,我最近几年都没有上班,一直身体不好)你已经是非常典型的忧郁了,忧郁是什么?我讲几个特点给你听听:第一,什么事情都要担心,你有没有?(对)老担心自己的身体,还担心自己的孩子、老公,什么都要担心;第二个,睡觉经常失眠(对,我最近睡眠特别不好,像小孩子一样晚上不睡觉)第三个,忧郁症是害怕、恐惧,经常怕,怕见人,你有没有经常恐惧?(有有,我就是经常好像……)好了,根据这三点来看,你是忧郁症的前期
(真的是感谢有心靈法門了,要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)忧郁症的解决方法,第一,好好念心经;第二,思想要集中。多念心经你的脑子不会乱想,要知道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无恐怖故啊”,心经里边就有这句话,不要有恐怖,不能有恐惧感,为什么?因为心中有菩萨就不会有恐惧感。举个简单例子,就是生了癌症了,你想到观世音菩萨会救我的,周围有十几个人癌症全好了,因为他们念观世音菩萨的经,所以都好了,这个时候你还会恐怖吗?你说“我一定会好的!”(对对对,现在有了观世音菩萨保佑我,心里真的觉得很踏实,可是有时候自己就是管不住胡思乱想)还没管住就是说明菩萨在你心中扎根还不深,如果扎根扎得很深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。举个简单例子,菩萨在台长心中扎得深还是在你心中扎得深啊?台长碰到多少困难、碰到多少麻烦?台长心里相信观世音菩萨,我会有什么恐惧啊?你呢?相信观世音菩萨,但是碰到事情了:“菩萨你会不会救我啊?观世音菩萨,我念这些经会不会好啊?”台长是说:“没有不会好的,菩萨不可能不管的。”你要有这种信心才能战胜人间一切的烦恼和人间的困难(知道了,台长,谢谢您!台长,您太慈悲了,我要是一天没听您节目我都过不去)你好好的,你要开悟、要想得通,你们要什么事情都能想得通,对人间也好,对家庭也好,对社会也好,对国家也好,就是要想得通,想不通才会出事,想不通才会乱,所以不能想不通,什么事情都要“很自然的、无所谓的”,不就想通了吗?(呵呵,台长,有时候听您节目真的很开心)
真正的学佛人连弘法的名利心都不能有
———wenda20170804_3538
听 众:今天借此机会想跟师父分享一下,有位师兄在阿弥陀佛圣诞日那天上香时,观世音菩萨的法身到佛台前开示如下,请师父慈悲验证:“真正的学佛人不仅仅是将人间名利放下,连弘法的名利心都不能有。每个人发心不同,发心是不能进行比较和攀比的。我们每位佛子前世根基、缘分、福德和来人间的使命不同,性格也各异,那么弘法的分工和安排自然也不同。学佛不管何种发心都要正,更重要的是纯,意思是意念里不能带有一点点的贡高我慢,只要是一种下骄傲的因,就会招来嫉妒的果,那么他日也会让你尝到嫉妒的果报。每个人走的路不同,学佛方法也未必一样,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回到天上做菩萨。在人间学佛、行菩萨道的人,如果看到人家修得好都要嫉妒,都要攀比,就不可能成菩萨。没有一种能容纳万物众生的心,不可能成佛。”接着师父开示:“我们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孩子,就如作为一个家的母亲,有十个孩子,妈妈有责任保护、教导所有的孩子,如果有分别心,对有的孩子好,对有的孩子不好,徒儿,你想想看,作为孩子会怎么想?会不会难过?我们在人间修,心靈法門信众这么多,面对修得好的佛友,得到了菩萨的加持,我们要随喜赞叹,更加努力精进地向他们学习,不要存嫉妒心。同样,面对修得暂时还不太好的同修,又碰到了困难,退却了,难过了,我们更加应该帮助他们、鼓励他们,千万不能有这种思想‘你怎么修得那么差?你的这些毛病我都没有,我现在学得很好,做得很好了。’如果有这样的念头,同样也做不了菩萨。反过来我们还应该这样说:‘你看我也修得还不好,我也在忏悔,也在改过,我们一起努力!’菩萨一定是放低自己、谦虚包容,能帮助别人的人。在人间学佛、弘法,就是让大家都好,如果一个人见不得别人好,这是自私,连弘法都要弄来弄去的,那么走的还不是人间那一套?天上菩萨这么多,大家都相处得很好,如果都那么自私,还要不要做菩萨了?另外,念经的人切记不可以这边念经那边骂人。你要知道,经文就是菩萨的智慧,是菩萨说的话,菩萨纯洁,那么经文肯定也是纯洁的气场,如果一个人这边念经,一有事就开始骂人了,这就叫亵渎,玷污了这么纯洁的气场。即使菩萨慈悲,护法神也不会饶过你,因为护法神的职责就是护法,念经骂人的人护法神是很不开心的。你想想看,在人间如果有人当面对你笑眯眯,好得不得了,一走开马上就开始骂你了,你开心不开心?”分享完毕,请师父验证并开示。
台 长:现在对你们所有讲的我不验证,你们觉得比较好的,就可以好好地去遵照,明白了吗?(明白,师父)如果觉得不是太好,你们就可以引以为戒。但是我觉得你刚才讲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,非常好。记住一句话:只要是学佛修心,对人有帮助的,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的,让我们能够心里明白和开悟的,那就叫明心见性。学佛到最后就是要明心见性。所以希望你们更加好好努力地学。
原文: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 无心加有心,等于没有心,说来说去就是这个心。
如何理解“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”
解答来信疑惑:二百二十六
问:臺長给吉隆坡弟子开示,师父提到“所以我们做人学佛外在要行善、要多念经,内心要远离恐怖,一定要无恐怖。没有恐怖,它是有缘故的,为什么不会恐怖呢?因为我不跟人家争,我不会害怕人家搞我;因为我今天不去跟人家贪,我就不会跟人家争,所以你的心跟菩萨就在一起了。做人也是这样,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,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你这个心。师父跟你们讲,修心即心、修心即佛,所以只要把心修好了,你就是佛心;如果你天天想着恶心恶念,你就是魔心。”我们该如何理解“无心即有心,有心即无心,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”这句话呢?
答:有时候讲话出来得罪人,有心吗?“我不是有心的,不是有意的。”嘴巴出来了,心没有动,怎么会伤害别人的?这是无心。有心,是有意去做一些事情。不管有意还是无心,都要如理如法,不能伤害别人。无心也是失误,有心也是失误,所以让你们无心,人无相,修无心,修到后来无心就是禅,无心的人就是禅定,无心的人就找到佛性本性,不执著人的一切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性。
原文:修心即心,即心即佛,
观 音 堂 开 示 2020-04-23 《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》
佛经上讲: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”你的心只有放在佛的位置上作佛,你的心就是佛,如果一个人有佛心,这个人一定会有佛念、佛智和佛的意识存在,所以,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
观世音菩萨开示即心即佛
———wenda20150524A_0310
听 众:……菩萨说:“吾身即是佛,佛即是吾身,遍法寻不见,自在在胸中。一心向善,一心向佛,广结善缘,普度众生。”
台 长:因为观世音菩萨也是希望我们做到这几点,天天希望我们做这几点,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啊。师父不是天天跟你们讲这些吗?(是的。谢谢师父开示)
Wenda20160124A 59:33“即心即佛”,如何保持开悟
听众:您说“即心即佛”,它就是在思维上瞬间达到一种无念的那种状态(对啊)就是像佛的那种境界的状态。其实这个实际上,它是一种真的飞跃还是说一种瞬间了?
答:“即心即佛”实际上用简单的话讲就是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啊(那就是一瞬,是吧?)“一瞬”可能就是带掉一世,因为一瞬间的开悟可能会代表你一世的开悟啊
(对啊。师父,您说这短暂的开悟该如何保持呢?)保持就是要明理:要知道这种开悟是来之不易;要知道这种开悟是让你能够达到顿悟和彻悟的一个标准的。因为只要是开悟,你就抓住它不放就好了。所以人家说幸福来了抓住不放啊,就这个道理(呵呵,怎么抓住不放呢,师父?抓不住啊)怎么抓不住啊,师父现在教你们佛法,你们现在不是跟着我嘛,你们抓住了吗?抓住你们没有放啊,没有放弃不是一直有法喜啊?什么叫“抓不住”啊(对,因为我体会过两次就是那种……就是开悟吧)“那种”是属于人间的,人间的瞬间的这种东西不长久的(对啊,那过后我就忘了)只有抓住佛法就可以了,佛法是你最重要的开悟(好的,谢谢师父)
Wenda20161028 30:23
如何生起自信;魔障是如何产生的,如何克服魔障
听 众:师父,观世音菩萨在这当中开示道:每一位佛子都有其长处和美好的一面,也就是自己的自性,对自己要有信心。师父也一直说“人成即佛成”(对)观世音菩萨所指的长处,是否就是希望佛子们把佛法的智慧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各自的生活中、各自的岗位上、各自的家庭中,尽职尽责,随顺因缘,恒顺众生?生活中的点滴即是修行,转恶缘为善缘,克服自己的恶习,向内求、向内修,把自己擅长的能力运用到服务众生、感化众生中,现身说法,以身作则,从而在生活的点滴中,感悟佛性,发觉自性,借假修真。而不是把修行和弘法从生活中割裂开来,只注重形式,为了修行而修行,为了弘法而弘法,对家庭漠不关心,对工作心不在焉,对生活中的好习惯养成也不管不顾,整天只在乎经文的遍数、度人的量数、放生的条数,爱佛爱师却不记佛法和师训,听说什么功德大就做什么,听说怎么度人快就做什么,也不善观自身的因缘恒顺众生去做。心浮气躁,急功近利,做得多了,认识的人也多了,名气大了后,反而又贡高我慢,最终埋没了自己的特长,破坏了身边的缘分,灭失了自己的慧命,落得一场空。是这样吗,师父?
臺 長:这是你们自己画出来的,呵呵。这是你们的感悟,学佛之后的一种感悟。实际上,观世音菩萨说每个人的长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佛性啊。观世音菩萨其实很心疼师父,这点是肯定的,非常心疼师父,他对师父非常非常好。我有些话都不想在广播里讲
(观世音菩萨开示的“即心即佛”……)只要你的心一想到佛,你的心就是佛,心佛合一,就是“即心即佛”。你的心像佛,你就是佛,你的心当即马上像佛,你就是佛心
(观世音菩萨开示道:“许多魔障的形成是由于意念太杂乱、太散所造成的。”请问师父,意念太杂乱以后,就像师父前面说的,当心散乱了以后,就会由佛性转成魔性,所以就会有产生魔障了,对吗?)对啊,因为魔是专门趁你散乱的时候,趁你思想不集中、忧郁、难过、伤心、悲痛……他就来了。因为这些本身是负能量的东西。魔是沾在你负能量的身体上的地方。所以当你一想不通了,魔性就来了。很多人一想不通了,他就在你身边,用意念告诉你:“自杀吧,到我们这个地方去吧。”你一难过,他就在你耳朵边上:“这口气忍不下来!”你就跳起来拿把刀冲过去了。魔心把人往魔看,佛心把人向佛看。为什么有佛的地方就有魔?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打魔,要防止魔性在身上,否则你学不好佛的。所以很多人学佛,跟着师父学到后来,魔心压过他的佛性了,因为他觉得:“哎呀,你看,共修组里边这么多人这么不好!”怎么怎么……叫你去跟他们学的?共修组那些人本身都是没修好的,他也是来学的,你去管人家干吗?你自己不能好好地修啊?你说人家不好的时间你还不如自己修修好,去带领别人修得更好呢。你跑过去看这个不顺眼,看那个不顺眼,你说谁是魔啊?就是你心中有魔,看谁都不顺眼;心中有佛,看谁都是弟子,看谁都是佛性,看谁都是未来佛。对不对?
(是的。师父,观世音菩萨也开示道:“魔障来了不用怕,灵性来了也不用怕,这都是业。”请问师父,怎么理解观世音菩萨的这句开示呢?)这还不懂?你要怕?你怕魔啊?不要说其他,你说病魔,生癌症了,你怕不怕?怕。但是观世音菩萨说:“你不要怕,有观世音菩萨会保佑你。你不要怕,你不会死掉的。”为什么?你有三大法宝——许愿、放生、念经啊!你怕什么?对不对?(对)有魔来了,人家跟你搞了,你不要怕。你不要去搞人家,你坚持自己的理念,好好修,如理如法,谁搞得动你,对不对?(嗯)魔就像狂风一样,狂风吹过来了,你是一棵小树,你就被它吹倒了;你是一棵参天大树,它都吹不倒你。所以观世音菩萨叫我们不要怕。佛来了也不要怕,更好,更开心。所以要怕什么?人间只是一个过路客,你怕什么?每一个人都逃不过两条路,一个是出生,还有一个是死亡。再有钱、再有名、再有利的人能逃过死亡吗?你自己找到一条以后脱离生死之路,你还怕什么?(明白了,感恩师父慈悲开示)
白话法选摘
即心即佛:你的心像佛,佛就在你心上;你做的行为像佛,佛就在你的身上;你的语言像佛,佛就在你的口中
——第34集 自性不迷,众善奉行 200404C
我们修行就是要严格地把自己的菩提心修出来,就是要把自己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找到,契合于八识田中的各个心念,这样才能与佛合一,才能拥有菩萨的智慧,永远不离开菩萨的佛道。
希望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明白,我们只要用心,只要好好地努力,一定会有超脱的一天。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:佛没有离开我们,只是我们去离开了佛。佛菩萨天天让我们即心即佛:你的心像佛,佛就在你心上;你做的行为像佛,佛就在你的身上;你的语言像佛,佛就在你的口中。因为人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方向,而自己不知道,所以“而人远佛”了,很多人就找不到佛。学佛要见性,不见性者,不会相信佛陀。若见性者,视之为佛:当我们理解佛法、认识佛法之后,才能信入,才能走出人间的红尘,进入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。